• bái
  • hēi
  • fēn
  • m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ái hēi fēn míng

成语解释: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薛宣传》:“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界限分明

繁体字形:白黑分明

英文翻译:make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black

白黑分明的意思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黑:1.像煤或墨的颜色(跟“白”相对):黑板。黑白分明。白纸黑字。脸都晒黑了。2.黑暗:天黑了。屋子里很黑。3.夜晚;黑夜:摸黑儿。起早贪黑。4.秘密;非法的;不公开的:黑市。黑话。黑户。黑社会。5.坏;狠毒:黑心肠。这种人心太黑。6.姓。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成语评论

哎呦,说到“白黑分明”这成语,大伙儿应该不陌生吧?说白了,它就是形容界限清楚、是非对错毫不含糊。比如有人问:“这事儿到底谁对谁错?”你直接甩一句:“这还不白黑分明吗?”对方立马就能get到你的意思——事情的是非曲直已经清清楚楚摆在那儿了。

那问题来了,为啥非要用“白”和“黑”来比喻呢?你想想啊,这俩颜色在自然界里对比最强烈,就像白天和黑夜永远不可能同时出现。古人用这种视觉冲击力强的对比,可不就是想让道理跟颜色一样直白嘛!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发现同事把项目奖金偷偷揣自己兜里,直接拍桌子说:“咱们做事得白黑分明,该谁的就是谁的!”你看,这话一说,既表明了态度,又划清了底线。

不过说实话,现在有些事还真没那么“白黑分明”。就拿最近邻居家装修的事儿来说吧,楼上觉得敲墙时间符合规定,楼下咬定噪音超标,这时候物业来了句:“咱们得白黑分明地按规章制度办。”结果一查监控,发现施工队确实在非工作时间偷偷赶工——你看,规章制度这时候就成了最靠谱的“分界线”。

个人觉得啊,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特别适合用来强调原则性问题。就像我表弟前两天纠结要不要举报考试作弊的同学,我跟他讲:“兄弟,这事儿得白黑分明,诚实守信可是做人的基本盘。”后来他鼓起勇气跟老师反映,结果发现其他同学早就想说了——这说明啥?很多时候是非对错其实就在那儿摆着,关键看有没有勇气捅破那层窗户纸。

话说回来,用成语也得看场合对不对?上次看电视剧里有个角色嚷嚷:“爱情哪有白黑分明!”这话倒也没毛病。感情的事儿本来就复杂,但涉及到家暴出轨这种原则问题,那必须得界限分明。所以说啊,灵活运用才是王道,既要守住底线,也要懂得变通。就像吃火锅选锅底,清汤红汤可以自由切换,但食材新不新鲜这事儿——必须白黑分明,半点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