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óng rì zhī lì
成语解释:穷:意尽。原指一天之内,使尽全力。比喻尽一天的力量、工夫。
成语出处:清·张岱《与胡季望》:“茶须旋采,抽筋摘叶,急不待时,武火杀青,文火炒熟,穷日之力,多则半劤,少则四两。”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一天的时间
繁体字形:窮日之力
英文翻译:The power of the poor
穷: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穷。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2.穷尽:无穷无尽。理屈辞穷。日暮途穷。3.用尽;费尽:穷兵黩武。穷目远望。4.彻底(追究):穷究。穷追猛打。5.极为:穷凶极恶。穷奢极侈。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穷讲究。穷折腾。穷开心。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力: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5.姓。
“穷日之力”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其实描述了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状态:一整天都在拼命干活,把全部的精力都耗尽了。比如,小明为了赶项目进度,从早上六点忙到深夜,连饭都顾不上吃,同事见了可能就会说:“他这是用穷日之力在拼啊!”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职场场景吗?其实不然。比如老张为了给孩子准备生日派对,跑遍超市买装饰品、亲手做蛋糕,累得瘫在沙发上感叹“真是用尽了穷日之力”,这时候反而带点温馨的自嘲——你看,拼命付出不一定是苦情戏,也可以是生活的小确幸。
再举个反例:小美原本计划周末完成论文,结果刷了八小时短视频,晚上对着空白文档叹气。这种“假忙碌”和真正用穷日之力的区别在哪?关键在于是否在重要目标上持续发力。就像农民春耕时面朝黄土背朝天,虽然累,但看着田垄会踏实,这才是成语传递的积极内核。
值得思考的是,现代社会推崇效率至上,单纯强调“耗尽力气”是否过时了?我的观察是:当你在做真正热爱的事情时,穷日之力反而会变成心流体验。就像程序员调试代码到凌晨三点,虽然身体疲惫,但攻克难题的成就感会消解辛苦。不过也要记得,长期透支就像手机不充电,总有关机的时候。
下次看到有人忙得脚不沾地,不妨观察下:他是像陀螺一样瞎转,还是在为明确目标持续发力?穷日之力不该是自我感动的工具,而该是阶段性冲刺的助力。毕竟人生不是短跑,懂得什么时候发力、什么时候蓄力,或许比一味拼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