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ā wú dàn shí
成语解释: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成语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狂生》:“济宁有狂生某,善饮;家无儋石,而得钱辄沽,殊不以穷厄为意。”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宾语;比喻家境困难
繁体字形:家無儋石
英文翻译:live from hand to mouth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儋:[dān]〔儋县〕地名,在中国海南省。[dàn]古同“担”,负荷。
石:[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家无儋石”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它其实形容的是家庭极度贫困,连一石粮食都拿不出来。但具体怎么用呢?咱们先从一个故事切入。
比如古时候有个读书人,一心钻研学问却不会营生,家里穷得揭不开锅。邻居劝他:“你虽家无儋石,但满腹经纶,为何不试试教书谋生?”这里既点明物质匮乏,又暗示了精神财富的存在,形成巧妙对比。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一贫如洗”有什么区别?“家无儋石”更侧重具体生活物资的缺失,像是米缸见底的画面感;而“一贫如洗”则偏向整体经济状况的描述。就像我们说“冰箱空空如也”和“钱包比脸干净”,细微差别里藏着不同的表达重点。
现代社会其实也有另类诠释。我认识位自由摄影师,卖掉房子环游世界,旁人笑他“家无儋石”,他却说:“行李里装着五大洲的日出,这算不算另一种富有?”这种颠覆传统认知的用法,反而让成语焕发出新意。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坚持理想却暂时困顿的人,不妨换个角度看待“家无儋石”。就像沙漠里的仙人掌,虽然缺乏雨水,却能绽放独特的花朵。物质的计量单位从来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尺,这个成语在新时代或许可以成为提醒我们关注精神丰盈的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