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án
  • quán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án quán zhī sī

成语解释: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成语出处:《诗经 邶风 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繁体字形:寒泉之思

英文翻译:Cold spring thoughts

寒泉之思的意思

寒:1.冷(跟“暑”相对):寒冬。寒风。天寒地冻。受了一点寒。2.害怕;畏惧:心寒。胆寒。3.穷困:贫寒。4.姓。

泉:1.泉水:温泉。矿泉。清泉。甘泉。2.泉眼。3.钱币的古称:泉币。4.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成语评论

寒泉之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的意思其实很温暖——它源自《诗经》,原指子女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后来也用来比喻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举个例子:小李常年在外工作,每次看到邻居阿姨给儿子送饭盒的背影,总会涌起一股“寒泉之思”,忍不住给老家拨个视频电话。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寒泉”这种冷冰冰的词形容亲情呢?其实古人用“寒泉”代指地下清泉,就像母爱虽不张扬,却始终滋养着子女的生命。就像现代人总说“父母在,不远游”,可现实压力下很多人不得不离家打拼,这时候“寒泉之思”恰恰成了连接两代人的情感纽带。

上周我在咖啡馆听见两个年轻人聊天:“现在天天点外卖,突然好想我妈煮的萝卜汤,这算不算‘寒泉之思’啊?”这话让我会心一笑。你看,传统文化里的词汇完全能诠释当代人的情感困境。与其说这是对某个成语的机械套用,不如说是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

有人担心这类成语会被时代淘汰,我倒觉得恰恰相反。当短视频里出现“给爸妈做顿饭”的挑战,当朋友圈晒出老家院子的桂花树,这些不正是“寒泉之思”的现代演绎吗?这种表达既保留了文化基因,又裹着烟火气,比直白地说“我想家了”更有余韵。

下次给父母发节日祝福时,不妨试试换个说法:“最近总泛起寒泉之思,您种的月季该开花了吧?”相信电话那头传来的笑声,会比往常更响亮些。语言的美妙之处,就在于能让看不见的思念找到安放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