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ǎo nián lǎo chéng
成语解释:见“少年老成”。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9回:“现在的玉郎早已不是你我在能仁寺初见的那个少年老诚的玉郎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年轻稳重
繁体字形:少年老誠
英文翻译:an old head on young shoulders
少:[shǎo]1.数量小(跟“多”相对):少量。少见多怪。2.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缺少(跟“多”相对):账算错了,少一块钱。全体同学都来了,一个没少。3.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4.亏欠:少人家的钱都还清了。5.暂时;稍微:少候。少待。[shào]1.年纪轻(跟“老”相对):少年。少女。老少。青春年少。2.少爷:恶少。阔少。3.姓。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诚:1.(心意)真实:诚心诚意。开诚布公。她的心很诚。2.实在;的确:此人诚非等闲之辈。3.如果;果真:诚如是,则相见之日可期。4.姓。
说起“少年老诚”,很多人会疑惑: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它和常见的“少年老成”意思相近,指的是年纪轻轻却有着超乎年龄的沉稳气质。比如邻居家刚上初二的男孩,面对家里突发的漏水事故,能冷静联系物业、安抚家人,这种超出同龄人的应变能力,就是典型的少年老诚。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显得特别老成?这背后可能有几个原因。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通过互联网接触到的知识量远超从前。就像我表弟才14岁,已经能条理清晰地分析国际新闻,他说自己每天会花半小时看深度报道。这种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让他们的思维比我们当年成熟许多。
但过早成熟是好事吗?这个问题值得讨论。我观察过两类少年:一类是被动早熟的孩子,他们可能因为家庭变故不得不扛起责任;另一类则是主动成长的孩子,在保持童真的同时培养责任感。前者常让人心疼,后者才真正体现“少年老诚”的积极面。就像学校里那些既能组织社团活动,又会在课间和同学打闹的学生,他们找到了成长的最佳平衡点。
现代社会对青少年确实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个有趣的现象:现在的初中生面试学生干部时,已经会使用SWOT分析法做竞选演讲。这既展现了他们的早慧,也反映出竞争压力在提前。不过我认为关键不在于是否显得成熟,而在于是否形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可贵的不是表面的稳重,而是懂得何时该严肃、何时可以放松的智慧。
培养少年老诚的特质,家庭和学校的作用至关重要。我认识的一位班主任有个妙招:她让班里学生轮流担任“一日校长”,处理真实的校园事务。有个孩子在值班当天妥善解决了食堂排队纠纷,后来他在周记里写道:“原来成熟不是装大人,而是能把事情想周全。”这种体验式教育,比单纯说教有效得多。
看着新一代年轻人逐渐成长,我常想起自己少年时的模样。或许每代人都有独特的成长节奏,重要的是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与热忱。少年老诚不该是压抑天性的枷锁,而应是让青春绽放出更绚丽光彩的催化剂——既有翱翔天际的翅膀,也有稳稳扎根大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