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án
  • lǎo
  • shuā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ián lǎo sè shuāi

成语解释:色:容貌,美色。指女人因上了年纪而衰老

成语出处: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38回:“那王妈妈自幼在勾栏中出身,后来年老色衰,沦落无靠,遂为人佣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女性

繁体字形:年老色衰

英文翻译:Age and color decline

年老色衰的意思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衰:[shuāi]微弱;变弱:衰败。衰退。年老力衰。[cuī]1.见〔等衰〕2.同“”。

成语评论

提到“年老色衰”,许多人会联想到“容颜不再”“失去吸引力”这些略带悲情的描述。但这个词真的只能用来感慨时光无情吗?

举个例子:一位退休的舞蹈演员曾被观众称为“舞台上的明珠”,如今有人评价她“年老色衰”。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她开设的舞蹈教室让更多孩子接触艺术,眼角的皱纹里盛满智慧。这让我们不禁思考:外表的变化是否必然等同于价值衰减?

有人问:“这个成语是否在强化年龄焦虑?”其实关键在于使用场景。若用这个词形容花卉凋零,是客观描述自然规律;若用于评判人的价值,就可能陷入片面认知。就像老茶树的春芽虽不如新枝鲜嫩,却能酝酿出更醇厚的茶汤。

在职场中常能看到另一种现象:有人将“年老色衰”等同于能力退化。但某位资深设计师的故事给出了不同答案——当她不再通宵改稿,转而用二十年经验指导团队时,项目出错率反而降低40%。时间带走了胶原蛋白,却留下了难以复制的判断力。

个人认为,这个词更像面镜子,照出社会的审美认知。当我们将“老年斑”与“智慧纹”放在同个天平上,或许就能发现:所谓色衰,不过是生命换了一种存在方式。就像褪色的油画底稿,往往藏着画家最珍贵的创作痕迹。

下次听到这个词时,不妨多问一句:“色虽淡,质变了吗?”那些历经岁月打磨的存在,或许正以更从容的姿态,讲述着超越皮相的故事。

年老色衰的造句

  1. 造句 你我已年老色衰。过了十八二十二,自然面无人色。
  2. 造句 电视里绝对不会出现腆着大肚腩、谢顶的、年老色衰的男人。
  3. 造句 她们红颜尚在时,定然是长老们的香饽饽儿,一旦年老色衰,便沦为榨干汁水的甘蔗渣子。
  4. 造句 啊,是的,思嘉纳闷地想,有些寡妇到年老色衰时还是再嫁了,虽然谁也不知道在周围邻居的监视下她们是怎么谈成的。
  5. 造句 但是再过三年,我就要开始年老色衰了.
  6. 造句 甚至年老色衰的妓女仍能够在这种行当讨得一杯羹。
  7. 造句 开始活出自己吧,在我们年老色衰前。
  8. 造句 年老色衰,米亚有好手艺足以养活。湖泊幽邃无底洞之蓝告诉她,有一天男人用理论与制度建立起的世界会倒塌,她将以嗅觉和颜色的记忆存活,从这里并予之重建。朱天文 
  9. 造句 十三少说笑了,您是千金之体,小妇人年老色衰……
  10. 造句 如今我年老色衰,他就嫌弃我了,索性搬了出去,和那个小狐狸精双栖双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