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 guó yīng xióng
成语解释:巾帼:古代妇女用的头巾和发饰;为妇女的代称。女性中的英雄。
成语出处:《晋书》:“亮遗懿巾帼妇人之饰以辱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女性英雄
繁体字形:巾幗英雄
英文翻译:heroine
巾: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小块的纺织品:手巾。毛巾。头巾。围巾。领巾。枕巾。
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常用“巾帼”指代妇女。
英:1.花:落英缤纷。2.才能或智慧过人的人:英豪。科技群英。3.姓。4.指英国:英尺。英镑。离英回国。
雄:1.生物中能产生精细胞的。也指植物中不结子的。与“雌”相对:雄鸡。雄蕊。2.强有力的:雄师。雄辩。3.强有力的人物或国家:称雄。战国七雄。4.宏伟的;充足的;有气魄的:雄图。雄厚。雄心壮志。
说到“巾帼英雄”,许多人会联想到“木兰从军”的故事。但成语“巾帼不让须眉”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社区防疫期间,女医生王娟主动请缨去高风险区支援,同事感叹:“平时温温柔柔的人,关键时刻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这里既保留了传统成语的韵味,又贴合现代生活场景。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巾帼”这个词?其实“巾帼”原指古代女性的头饰,后来代指女性。比如描述航天员王亚平时,可以说:“她戴着航天头盔的身影,让‘巾帼英雄’有了星辰大海的新注解。”这种表达既点明了性别特质,又突出了超越性别的专业能力。
现代语境下,“女中豪杰”这类成语是否过时?看这个例子就明白了:创业者李薇带领团队研发出抗癌新药,媒体报道称她为“医药界的女中豪杰”。不同于简单夸赞“女强人”,这个成语暗含了在男性主导领域突破重围的意味,反而更能体现突破性。
我个人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年轻一代更倾向用“飒”来形容当代巾帼英雄。比如冬奥冠军谷爱凌腾空翻转的瞬间,弹幕里刷屏的“太飒了”,这种新兴词汇与传统成语形成互补。其实无论古今,社会对女性力量的赞美始终需要鲜活的语言载体。
最后思考一个问题:巾帼英雄必须做惊天动地的事吗?看看这个社区案例就知道了:张阿姨二十年如一日照顾残疾邻居,街坊们都说她是“小巷里的巾帼英雄”。英雄气概未必都要轰轰烈烈,能在平凡中坚守善意,何尝不是一种动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