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án
  • yòu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ián yòu wú zhī

成语解释:年纪小,不懂事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78回:“太祖怜他年幼无知,因封为归命侯,赐以居第,在南京城里,随廷臣行礼朝谒。”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不懂事

繁体字形:年幼無知

英文翻译:Young ignorance

年幼无知的意思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幼:1.(年纪)小;未长成(跟“老”相对):幼年。幼儿。幼苗。幼虫。2.小孩儿:扶老携幼。3.姓。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知:[zhī]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慧。

成语评论

年幼无知”这个词,乍一听像是批评孩子不懂事,可仔细想想,它更像是对生命成长阶段的客观描述。比如隔壁家六岁的小宝把爸爸的合同折成纸飞机,被批评时睁着圆溜溜的眼睛问:“纸飞机比白纸更好玩呀?”这就是典型的年幼无知——他根本不知道那张纸承载着父亲半个月的心血。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说年幼无知是中性的?”其实这个词本身不带褒贬,就像春天的小树需要经历风雨才能抽枝。村里王婶总念叨她十五岁的儿子把打工钱全买了游戏装备,可第二年这孩子就学会了记账理财,还主动给家里换了热水器。可见无知不是终点,而是认知升级的必经台阶。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发现个有趣现象:很多年轻人虽然接触的知识量远超父辈,但生活智慧反而需要更长时间积累。就像我表妹能熟练操作智能家居,却会在煮泡面时忘记关火。这让我想到,所谓“年幼”的边界正在模糊,但“无知”的领域永远存在——每个新的人生阶段,我们都在重复着从无知到有知的循环。

教育专家常说“试错是成长的学费”,这话在年轻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记得初中班主任处理早恋事件时,没有粗暴制止,而是引导我们讨论“喜欢”与“责任”的关系。二十年后再聚会,当年被谈话的同学都感慨:正是那些看似尴尬的对话,帮他们建立了健康的情感认知。

看着地铁里捧着编程书的小学生,我突然意识到社会正在创造新的成长范式。有位做研学营的朋友设计过“城市生存挑战”,让十二岁的孩子用二十元解决全天食宿。这些在超市比价、和店家讨价还价的孩子,正在把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智慧,这种教育创新或许能让“年幼无知”的周期缩短。

生命的奇妙之处在于,我们既怀念孩童时期的天真,又渴望成年后的睿智。就像老工匠带徒弟时常说的:“当年我也打碎过师傅的琉璃盏”,每个过来人都曾是被包容的“无知者”,而每个“无知者”终将成为传递火把的人。这种代际传承中的包容与期待,或许正是这个词最温暖的注解。

年幼无知的造句

  1. 造句 曾经年幼无知,曾经莽撞少年;岁月于指间无声滑过,当儿童节走在街头,才意识到过去的日子不回头。开支红酒,为这不属于我们的节日干杯,儿童节快乐!
  2. 造句 曾经的年幼无知,曾经莽撞少年;岁月于指间无声滑过,当儿童节走在街头,才意识到过去的日子不回头。开支红酒,为这不属于我们的节日干杯!儿童节快乐!
  3. 造句 他因年幼无知而受到从宽处理。
  4. 造句 这个罪犯因年幼无知而得到宽赦.
  5. 造句 师父光顾着指点他年幼无知却为追究问其那人姓甚名谁,若是蒙曌知悉栩栰剑落在了他的四子蒙艁之手,便又是一番欷歔不已了。
  6. 造句 以儆效尤,不然每个小辈都已年幼无知逃脱惩罚,那族规要之何用。
  7. 造句 再平常不过的事,他们年幼无知,肝火旺盛,脾气倔犟,性格分明,喜怒发乎于色,走到一起不是亲密就是敌对,不像社会上磨平棱角的圆滑之士,可以做到左右逢源,进退有节。
  8. 造句 想当年老子也是年幼无知,被那畜牲骗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学TM什么挖掘机。
  9. 造句 虽然他行至不端,念其年幼无知,小惩大诫也就是了。
  10. 造句 孩儿年幼无知,妄言妄语,如今看到咱家的铺子生意如此之好,真是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