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g
  • báo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ng báo wú zhī

成语解释:谓轻佻浮薄,没有知识。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0卷:“即轻薄无知泛滥之徒,岂可见天地之心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为人

繁体字形:輕薄無知

英文翻译:Frivolous ignorance

轻薄无知的意思

轻: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轻如鸿毛。轻装。2.数量少;程度浅:年轻。轻伤不下火线。3.不用猛力:轻拿轻放。4.不重要:责任轻。5.不重视;不认真:轻视。轻率。6.不严肃:轻薄。7.轻松:轻音乐。

薄:[báo]1.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薄片。2.淡:酒味薄。3.(感情)冷淡:待他不薄。4.不肥沃:薄田。[bó]1.微;少;弱:薄技。薄产。单薄。2.不厚道;不庄重:刻薄。轻薄。3.看不起;慢待:鄙薄。厚此薄彼。4.迫近;靠近:日薄西山。[bò]〔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对生,茎、叶有清香味,为清凉解表药,也可提炼出芳香化合物(用于食品、日用品等)。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知:[zhī]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慧。

成语评论

提到“轻薄无知”,很多人会联想到浮躁、浅薄的状态。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小张刚入职就对公司业务指手画脚,却在客户问及产品参数时支支吾吾——这正是成语“轻薄无知”的典型写照。表面热情积极,实则缺乏真才实学,就像没有打好地基的楼房,稍遇风雨便摇摇欲坠。

为什么人们容易陷入这种状态?信息爆炸时代,短视频平台15秒讲完《红楼梦》、两分钟解读宏观经济的环境里,快餐式学习让知识如同浮油般漂在水面。笔者曾见过实习生把维基百科词条当专业报告引用,这种“知道分子”与“知识分子”的本质区别,恰是“轻薄”与“厚重”的分水岭。

如何辨别自己是否在轻薄无知的陷阱里?有个简单的自测方法:当谈论某个话题时,若只能复述网络热评却讲不出独到见解,就像拿着别人的地图走自己的路,迟早会迷失方向。就像邻居王阿姨转发养生文章头头是道,却分不清细菌和病毒的区别,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值得警惕。

有趣的是,轻薄无知有时会披着时髦的外衣出现。去年科技展会上,某展商将普通蓝牙耳机包装成“元宇宙入口设备”,引得众人追捧。这让人想起宋代苏轼《日喻》中的盲人摸象——当认知停留在表象时,再华丽的说辞都难掩内在空虚。

在人工智能逐渐取代基础工作的今天,深度思考能力反而成为稀缺品。笔者的导师曾说过:“真正的知识不是搜索引擎能直达的答案,而是将信息编织成认知网络的过程。”与其在信息洪流中随波逐流,不如像潜水员般沉下心来,或许会在深处发现意想不到的瑰宝。

改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至少可以从关掉自动播放的短视频开始。当我们在茶余饭后能聊些超越热搜话题的内容,当面对陌生领域时先说“这个我需要查证”,思想的厚度便在这些细微处悄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