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ǎn
  • bě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ì mò fǎn běn

成语解释:见“弃末反本”。

成语出处:《晋书·食货志》:“使四海之内,弃末而返本,竞农务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繁体字形:棄末返本

英文翻译:Discard the last and return to the original

弃末返本的意思

弃: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末:1.东西的梢;尽头:末梢。秋毫之末。2.不是根本的、主要的事物(跟“本”相对):本末倒置。舍本逐末。3.最后;终了;末尾:春末。明末。末班车。上世纪末。4.末子:锯末。茶叶末儿。把药研成末儿。5.姓。6.戏曲角色行当,扮演中年男子,京剧归入老生一类。

返:回:往返。遣返。流连忘返。一去不复返。我于13日返京。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5.原来:本来。本领。6.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成语评论

弃末返本”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举个例子:有人每天花三小时刷短视频,却总抱怨没时间读书。直到有一天他卸载了所有娱乐软件,重新拿起纸质书,突然发现专注阅读带来的满足感远超碎片化信息。这时候他就是在实践“弃末返本”——放下表面的浮华,回归本质需求。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讲究效率,为什么还要强调回归本源?”这个问题其实暗含答案。就像网购平台有上百种同款商品,真正需要的可能只是其中一件基础款。当我们被算法推荐、营销话术包围时,反而容易忘记自己最初的需求。有个朋友曾分享他的经历:装修时原本只想要个能睡觉的房间,最后却被设计师带着装了智能家居系统、星空顶、隐藏式酒柜,结果每月还贷款时才惊觉“我根本不需要这些”。

职场中同样能看到这种现象。某互联网公司曾要求员工每天写日报、周报、月报,还要给同事的工作打分。后来新上任的经理砍掉了所有形式化流程,只保留关键节点汇报,团队效率反而提升30%。这印证了老子说的“大道至简”——很多时候我们添加的“末节”不仅没用,还会成为负担。

有个有趣的对比:传统茶艺讲究二十一道工序,而现代年轻人流行的“冷泡茶”直接把茶叶扔进矿泉水瓶。这两种方式看似矛盾,实则都符合“弃末返本”的精髓——前者是通过仪式感回归专注品茗的状态,后者是剔除繁琐步骤直达解渴本质。关键在于认清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本”。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或许我们可以定期做个“需求体检”:手机里超过三个月没打开的APP、衣柜里挂着吊牌的新衣服、收藏夹里永远不看的学习资料…这些都可能成为干扰我们抓住重点的“末”。就像整理房间时要先清空抽屉再分类收纳,生活中的断舍离也能帮我们更清晰地看见什么才是值得坚守的核心价值。

有人担心简化生活会失去多样性,但观察自然界会发现:最稳定的生态系统往往结构简单。沙漠里的仙人掌不需要繁复的枝叶,深海鱼类的身体构造也保持着必要功能的最小化配置。或许人类社会的“进步”不该等同于叠加,而是像树木生长那样——主干清晰的前提下,再让枝桠自然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