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òng zuǐ nòng shé
成语解释:弄:玩弄,卖弄。犹言耍嘴皮子。形容卖弄口舌或搬弄是非。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这个弼马瘟着然会弄嘴弄舌。”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搬弄是非
繁体字形:弄嘴弄舌
英文翻译:talk glibly
弄:[nòng]1.手拿着、摆弄着或逗引着玩儿:他又弄鸽子去了。小孩儿爱弄沙土。2.做;干;办;搞:弄饭。这活儿我做不好,请你帮我弄弄。把书弄坏了。这件事总得弄出个结果来才成。3.设法取得:弄点水来。4.耍;玩弄:弄手段。舞文弄墨。[lòng]小巷;胡同(多用于巷名):里弄。弄堂。一条小弄。
嘴:1.口的通称:张嘴。闭嘴。2.(嘴儿)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瓶嘴儿。茶壶嘴儿。烟嘴儿。3.指说的话:嘴甜。别多嘴。
弄:[nòng]1.手拿着、摆弄着或逗引着玩儿:他又弄鸽子去了。小孩儿爱弄沙土。2.做;干;办;搞:弄饭。这活儿我做不好,请你帮我弄弄。把书弄坏了。这件事总得弄出个结果来才成。3.设法取得:弄点水来。4.耍;玩弄:弄手段。舞文弄墨。[lòng]小巷;胡同(多用于巷名):里弄。弄堂。一条小弄。
舌: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弄嘴弄舌”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耍弄嘴巴和舌头”,实际用来形容人爱说闲话、搬弄是非的行为。比如办公室里有人总爱传小道消息:“听说小王要升职了,但我觉得他能力不够。”这种背后议论的行为,就是典型的“弄嘴弄舌”。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行为呢?其实背后往往藏着两种心理:一是通过传递信息获得关注,二是用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比如邻居大妈总爱说:“楼上那家天天吵架,孩子成绩也差!”这些话看似闲聊,实则暗含比较,让自己显得更“体面”。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应对?我的经验是:先判断信息真实性。如果朋友神秘兮兮地说:“你知道吗?小李离职是因为被领导嫌弃了!”这时候最好反问:“这是你亲眼看见的吗?”很多谣言会在追问中不攻自破。
个人认为,与其把精力放在议论他人上,不如专注提升自己。就像小区里张阿姨,以前总爱说东家长西家短,后来参加了合唱团,现在见面聊的都是音乐和养生。这种转变反而让她更受欢迎了。
值得注意的是,“弄嘴弄舌”和正常交流有本质区别。前者带着主观臆测,后者基于事实讨论。比如同事间讨论项目进度是必要的,但如果说“老板故意给我们组加任务”,就属于没有依据的揣测了。
语言就像镜子,照出说话者的内心世界。下次想说别人闲话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这话对解决问题有帮助吗?能让自己或他人变得更好吗?也许换个话题,聊聊最近的读书心得或旅行见闻,会是更有价值的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