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ū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ì yī shū shí

成语解释:破旧的衣着,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成语出处:《周书 柳虬传》:“弊衣疏食,未尝改操。”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贫困生活

繁体字形:弊衣疎食

英文翻译:To neglect food and clothing

弊衣疏食的意思

弊:1.欺诈蒙骗、图占便宜的行为:作弊。营私舞弊。2.害处;毛病(跟“利”相对):兴利除弊。切中时弊。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疏: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疏导。疏浚。2.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疏林。疏星。3.关系远;不亲近:疏远。亲疏。4.不熟悉;不熟练: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虚:志大才疏。7.分散;使从密变稀:疏散。仗义疏财。8.姓。9.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疏。奏疏。10.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疏》。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弊衣疏食”这成语,你可能会先想到古人啃窝头、穿补丁衣服的画面吧?其实它的核心说的不是穷得揭不开锅,而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比如《论语》里夸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这不就是典型的弊衣疏食吗?说白了,人家在物质上过得简单,精神追求可高着呢!

那么问题来了:现代人还需要这种“苦行僧”式的生活吗?嘿,你别说,还真有人这么干!我邻居老王就常年穿二手店淘的衣服,顿顿自己种菜吃。问他图啥?他说这叫“低碳生活”,减少资源浪费。你瞧,同一个成语,搁不同时代能玩出不同花样,有意思吧?

不过话说回来,弊衣疏食可不是让大家故意找罪受。重点在于“清醒消费”——比如明明买得起名牌包,却觉得帆布袋更实用;吃得起山珍海味,反而觉得家常菜更香。这种选择背后,藏着对物质欲望的掌控力。就像我姥姥常念叨的:“钱要花在刀刃上,日子要过在心意里。”

有人可能要杠了:“现在都啥年代了,还讲节俭?”别急,咱换个角度想。你看那些科技大佬,乔布斯永远穿黑T恤,扎克伯格开辆破本田,他们缺钱吗?人家是把精力省下来搞创新呢!所以说啊,弊衣疏食这事儿,关键看你把省下来的资源投到哪里去了。

说到底,这个成语给咱们提了个醒:物质享受和内心丰盈,从来都不是单选题。就像喝茶,有人非要用万元紫砂壶,有人拿玻璃杯照样品得出回甘。生活嘛,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