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è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í rì lèi yè

成语解释:连日连夜,夜以继日。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遂留共语,弥日累夜。”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同“夜以继日”

繁体字形:彌日纍亱

英文翻译:Day and night

弥日累夜的意思

弥:[mí]1.满,遍:弥满。弥月(a.整一个月;b.婴儿满月)。弥望(满眼)。弥天(满天,形容极大的)。2.补,合:弥补。弥缝。弥封。3.更加:弥坚。欲盖弥彰。4.水满的样子:弥漫。5.久,远:弥留(病久留不去,后称病重将死)。弥亘(连绵不断)。6.姓。[mǐ]古同“”,平息,消灭。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累:[lèi]1.疲乏,过劳:劳累。累乏。2.使疲劳:病刚好,别再累着。[lěi]1.连续,重叠,堆积: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2.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累进税。3.连及,连带:累及。牵累。拖累。[léi]1.〔累累〕a.连续成串,如“果实累累”;b.颓丧的样子,如“累累若丧家之犬”。2.〔累赘〕a.多余,不简洁,如“文字累赘”;b.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累赘”(“赘”均读轻声)。

夜:1.从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时间(跟“日”、“昼”相对):夜晚。夜班。白天黑夜。冬天昼短夜长。2.用于计算夜:三天三夜。每日每夜。3.姓。

成语评论

最近公司有个新项目上线,团队同事小李几乎弥日累夜地泡在办公室。有天我问他:“连续三天只睡四小时,身体吃得消吗?”他苦笑着指了指桌上的咖啡:“客户要下周看成果,现在不赶进度,后面更被动。”这种为了目标咬牙坚持的状态,或许就是成语描绘的场景。

隔壁张阿姨照顾生病老伴时也常念叨“弥日累夜守在床边”。有次电梯里遇见,她主动说起:“人老了觉少,看着他输液反而安心。你们年轻人可能觉得这样耗着累,但夫妻不就是相互照应么?”这番话让我突然明白,这个成语不仅说时间跨度,更藏着责任与情感的重量。

为什么古人要用“日”“夜”连用?

其实这是中文里常见的互文手法。就像“东奔西走”不是说先东后西,弥日累夜也不是单指白天或黑夜。去年追世界杯时,我和室友就经历过“昼夜颠倒看直播,白天上班打瞌睡”的循环,这才真切体会到昼夜不分的生活状态。

现在年轻人用这个成语有了新场景。表弟备战考研时,朋友圈发过“图书馆开馆进闭馆出,弥日累夜啃专业书”。我问他这么拼值不值得,他说:“现在多记几个知识点,考场就少几分慌张。”这种主动选择的坚持,和老一辈被动应对的情况大不相同。

用多了会不会审美疲劳?

确实要注意使用场景。上周读小说时看到“将军弥日累夜研究战术”,比直接说“日夜研究”更有画面感。但如果是日常对话,说“我妈最近整天忙着照顾孙子”,反而比硬塞成语更自然。关键看语境需要书面化还是口语化表达。

有个有趣现象:直播行业兴起后,“主播弥日累夜调试设备”的描述变多了。这让我想到,每个时代都在赋予老成语新生命。或许再过十年,当我们提起“弥日累夜”,年轻人首先联想到的会是电竞选手集训,而不是古人挑灯夜读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