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ī zhèng fǎn běn
成语解释:归:回返;反:返回。返归于根本之源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马超传》:“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幕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歸正反本
英文翻译:Righting and reversing
归:1.返回:归国华侨。无家可归。2.还给;归还:物归原主。3.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殊途同归。千条河流归大海。把性质相同的问题归为一类。4.由(谁负责):一切杂事都归这一组管。5.属于(谁所有):功劳归大家。这些东西归你。6.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批评归批评,奖金一分也没少给。7.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8.姓。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反:1.颠倒的;方向相背的。与“正”相对:反面。反作用。2.指反革命、反动派:肃反。3.反抗;反对:反法西斯。反封建。4.翻转:反复。反败为胜。5.推及:举一反三。6.回;还:反击。反问。7.副词。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8.古同“返”。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5.原来:本来。本领。6.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什么是“归正反本”?简单来说,就是回归到最根本、最原始的状态。比如工作中,有人为了追求业绩盲目加班,结果身体垮了、效率反而下降;而另一个人选择调整节奏,保证休息时间,最终事半功倍。这两种不同的结果,恰恰体现了是否“回到根本”的差异。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节奏这么快,为什么还要强调‘返本’?”其实,就像一棵树长得太高容易倾倒一样,人若只顾向前冲却忘了根基,反而容易迷失方向。最近一位创业者朋友告诉我,他关掉了烧钱扩张的新业务,重新聚焦最初的产品打磨,公司反而实现了盈利。这让我想到:有时候,少即是多。
生活中如何实践归正反本?不妨试试“减法思维”。有位邻居阿姨,去年把家里堆了十年的旧物全部清理,客厅只留一套竹编桌椅。她说:“东西少了,心里反而更敞亮了。”这种化繁为简的过程,就像是给生活做了一次深呼吸。
有人担心“回归传统是否意味着倒退”,其实不然。就像传统中医讲究“治未病”,现代人开始重视养生;古人用陶罐存水保鲜,现在流行起无添加的手工食品。这些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用更本质的方式解决问题。我常观察到,那些坚持用纸质笔记本记录重要事项的人,往往比依赖手机备忘录的更专注——工具越简单,注意力越集中。
最后想分享一个观察:地铁里捧着手机的人群中,偶尔能看到捧着纸质书的读者。他们或许在践行某种意义上的“归正反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主动选择深度阅读这种更原始却更扎实的学习方式。这让我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那些真正重要的事物,始终安静地等在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