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ǎn běn huán yuán
成语解释:反:同“返”,归,还。指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连服一二次,方才反本还原,知得人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繁体字形:反本還原
英文翻译:Reverse reduction
反:1.颠倒的;方向相背的。与“正”相对:反面。反作用。2.指反革命、反动派:肃反。3.反抗;反对:反法西斯。反封建。4.翻转:反复。反败为胜。5.推及:举一反三。6.回;还:反击。反问。7.副词。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8.古同“返”。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5.原来:本来。本领。6.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还:[hái]1.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动作继续进行;仍旧:十年没见了,她还那么年轻。半夜了,他还在工作。2.表示在某种程度之上有所增加或在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今天比昨天还冷。改完作业,还要备课。3.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上勉强过得去(一般是往好的方面说):屋子不大,收拾得倒还干净。4.用在上半句话里,表示陪衬,下半句进而推论,多用反问的语气;尚且:你还搬不动,何况我呢?5.表示没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多含赞叹语气):他还真有办法。6.表示早已如此:还在几年以前,我们就研究过这个方案。[huán]1.返回原来的地方或恢复原来的状态:还家。还乡。还俗。退耕还林。2.归还:偿还。还书。3.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还嘴。还手。还击。还价。还礼。以牙还牙,以眼还眼。4.姓。
原:1.最初的;开始的:原始。原人。原生动物。2.属性词。原来;本来:原地。原作者。原班人马。原有人数。3.没加工的:原棉。原煤。原油。4.姓。5.原谅:原宥。情有可原。6.宽广平坦的地方:平原。高原。草原。原野。7.同“塬”。
哎哟,说到“反本还原”这个成语,不少人可能会挠头:“这词儿到底啥意思啊?”说白了,它就像把一团乱麻重新理顺,找到最原始的样子。举个例子吧,比如你研究一道复杂的数学题,绕来绕去把自己绕晕了,最后突然一拍大腿:“害!这题不就是考乘法分配律吗?”——这就是典型的“反本还原”,把问题拆到最根本的逻辑上。
那有人要问了:“这成语除了解题,还能用在哪儿?”你别说,职场里也常见得很。比如小李做汇报PPT,一开始堆满了花哨的动画和图表,结果老板来了一句:“能不能用三句话说清楚核心目标?”小李立马删掉多余内容,直接甩出数据对比和行动方案。你看,这不就是甩掉表面功夫,回到问题本质?说白了,职场里的“反本还原”就像给信息做减法。
再来个接地气的例子。老王家的智能音箱最近总出bug,动不动就报错“网络连接失败”。老王气得直跺脚,结果儿子过来拔掉电源重启,三下五除二搞定了。老王一拍脑门:“敢情越高级的东西越要回归基础操作啊!”这话糙理不糙,科技越发达,有时候反而越需要“反本还原”的思维,对吧?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嘀咕:“这成语听着像老古董,现在社会变化这么快,还适用吗?”要我说啊,恰恰因为变化快才更需要它。就拿最近火热的元宇宙概念来说,各种VR设备、虚拟场景炒得火热,但最核心的不还是解决人的社交需求?就像我邻居张姨,最近学视频剪辑学得头大,后来干脆用回手机自带剪辑功能,反而点赞量飙升。你看,工具再高级,也得围着人的真实需求转。
个人觉得啊,“反本还原”最妙的地方在于它能治现代人的“选择困难症”。超市里买个酱油都能有20个品牌,这时候就得问自己:“我到底需要生抽还是老抽?”这种思维模式,简直像给大脑装了个过滤器。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也不能走极端——总不能为了还原而还原,把必要的创新也给丢了吧?关键还是得在复杂和简单之间找平衡点。
说到底,生活就像剥洋葱,一层层扒开才能看见芯儿。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先停一停,喝口茶问自己:“这事儿最核心的矛盾到底是啥?”保不齐答案就藏在最简单的地方。得嘞,今儿就唠到这儿,各位不妨试试这招“反本还原”,说不定有意外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