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ái
  • yuán
  • fǎn
  • bě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ái yuán fǎn běn

成语解释:回复到事物的本来形态。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5回:“毒蝎枉修人道行,还原反本见真形。”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繁体字形:還原反本

英文翻译:To return the original to the original

还原反本的意思

还:[hái]1.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动作继续进行;仍旧:十年没见了,她还那么年轻。半夜了,他还在工作。2.表示在某种程度之上有所增加或在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今天比昨天还冷。改完作业,还要备课。3.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上勉强过得去(一般是往好的方面说):屋子不大,收拾得倒还干净。4.用在上半句话里,表示陪衬,下半句进而推论,多用反问的语气;尚且:你还搬不动,何况我呢?5.表示没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多含赞叹语气):他还真有办法。6.表示早已如此:还在几年以前,我们就研究过这个方案。[huán]1.返回原来的地方或恢复原来的状态:还家。还乡。还俗。退耕还林。2.归还:偿还。还书。3.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还嘴。还手。还击。还价。还礼。以牙还牙,以眼还眼。4.姓。

原:1.最初的;开始的:原始。原人。原生动物。2.属性词。原来;本来:原地。原作者。原班人马。原有人数。3.没加工的:原棉。原煤。原油。4.姓。5.原谅:原宥。情有可原。6.宽广平坦的地方:平原。高原。草原。原野。7.同“”。

反:1.颠倒的;方向相背的。与“正”相对:反面。反作用。2.指反革命、反动派:肃反。3.反抗;反对:反法西斯。反封建。4.翻转:反复。反败为胜。5.推及:举一反三。6.回;还:反击。反问。7.副词。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8.古同“”。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5.原来:本来。本领。6.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在讨论现代科技,朋友突然冒出一句"咱们还是还原反本吧",听得人一头雾水。这个成语里的"原"和"本"就像两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理解事物本质的大门。比如老张修家电时总说:"把电路板拆开还原反本,才能找到真正的故障点。"

为什么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用?想象你在公司会议上,产品经理指着五颜六色的用户调研图表说:"让我们还原反本,用户最核心的需求其实是省时省力。"这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花哨的功能都是多余的。这就像剥洋葱,层层剥开后发现最里面的芯才是关键。

有个真实的案例:某连锁餐厅发现客流量下降,市场部准备搞网红装修。董事长却说:"还原反本,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三十年的秘制酱料。"结果他们推出"妈妈的味道"怀旧套餐,当月营业额就回升了15%。这说明解决问题有时不需要新花样,回归初心反而见效更快。

有人会问:这不是开倒车吗?其实不然。就像智能手机发展到今天,最受欢迎的功能仍然是通话质量。去年某品牌旗舰机砍掉折叠屏设计,专注提升通话音质,反而在商务人士中销量暴涨。找到那个"本",就像在迷宫里发现最短路线,既节省精力又提高效率。

我常跟团队说:"创新不是堆砌功能,而是还原反本的升级版。"就像做菜,掌握火候比堆砌食材更重要。下次遇到复杂问题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件事最原始的形态是什么样的?这个思考过程本身,就是打开问题之锁的金钥匙。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你手机里的APP通知多到爆炸时,是继续下载管理软件,还是直接关闭非必要权限?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个最初让你购买手机的简单需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