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àn
  • nà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ú huàn nài hé

成语解释:徒:徒然,白白地;奈何:怎么办。白白叫喊,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冰心《往事》:“因为文字原是最着迹的,云霞却是最灵幻的,最不着迹的,徒唤奈何!”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无可奈何

繁体字形:徒唤奈何

英文翻译:What can I do for you

徒唤奈何的意思

徒:1.步行:徒步。徒涉。2.空:徒手。3.白白地:徒然。徒劳无益。4.只;仅仅:家徒四壁。5.从事学习的人:徒弟。徒工。学徒。师徒。6.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党徒。7.人(多指坏人):匪徒。暴徒。赌徒。叛徒。8.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徒刑。

唤:发出大声,使对方觉醒、注意或随声而来:呼唤。唤醒。唤起。

奈:1.奈何:无奈。怎奈。2.怎奈;无奈。3.姓。

何:[hé]1.疑问代词(a.什么,如“何人?”b.为什么,如“何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何不?”“何如?”d.哪里,如“何往?”e.发表反问,如“何乐而不为?”)。2.副词,多么:何其壮哉!3.姓。[hè]古同“”,担。[hē]古同“”,谴责。

成语评论

徒唤奈何”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说白了就是“只能干着急,一点办法也没有”。比如有人问:“为什么这个成语总带着一股无力感?”其实答案藏在它的使用场景里——当事情完全超出控制时,人们才会用这个词。

举个例子:老张的创业项目因为政策突变被叫停,他站在办公室看着堆积的货品,嘴里念叨“徒唤奈何啊”。这里既没有责怪政策的意思,也没否定他的努力,反而凸显了人在不可抗力前的真实反应。这种时候,“徒唤奈何”更像一种情绪出口,而不是真正的放弃。

有人可能会问:“那遇到这种情况就只能认命吗?”未必。去年台风冲垮了沿海渔村的堤坝,王大爷看着被毁的渔船说了句“徒唤奈何”,第二天却带着村民用废旧轮胎扎成临时浮桥。成语里的无奈感和现实中的行动力,反而形成了有意思的对照。

从个人经历看,这个词特别适合用在“已经尽力但结果未达预期”的时刻。比如备考三个月的研究生考试当天突发高烧,看着试卷上的模糊字迹,那种“徒唤奈何”的体验确实刻骨铭心。但有意思的是,这种经历反而教会我提前准备应急预案,现在出差总会多带一盒退烧药。

语言学家发现,“徒唤奈何”在当代使用中逐渐衍生出新意味。年轻人把它用在自嘲场景时,比如游戏连输十局后发弹幕“徒唤奈何”,其实暗含“下次再战”的潜台词。这种从无奈到调侃的转变,倒显出汉语成语的生命力。

当我们在说“徒唤奈何”时,本质上是在划定可控与不可控的边界。承认有些事情无法左右,反而能更清醒地分配精力。就像农民面对干旱天气,祭天祈雨后依然会挖沟引渠,这种务实的态度或许才是成语背后更深层的智慧。

徒唤奈何的造句

  1. 造句 明天就考试了,他却毫无准备,现在只能徒唤奈何!
  2. 造句 这个市场的不可逆料即便是凯恩斯先生再世也只能徒唤奈何。
  3. 造句 可是他知道这不现实,只能徒唤奈何。
  4. 造句 有盖世的武艺也只能徒唤奈何,为何生存非要尔虞我诈的权谋……
  5. 造句 刚才被王磊一下给挤到身后的米利西奇徒唤奈何,就他那小身板,实在是不够看。
  6. 造句 在下囊中羞涩,对这等绝妙提议只能徒唤奈何了。
  7. 造句 可惜,那一丝魂魄似有执念,始终不肯消散,让他徒唤奈何。
  8. 造句 他独自一人回到卧房里拆阅信件;可是现在,不看也罢,看了也是徒唤奈何,无济于事。
  9. 造句 漪月这段曲子乃是自感身世而创,平日里每每弹起自伤自怜,只是到了最后,却也觉得总是这样自伤,徒唤奈何,便在最末一节,勉强加了一段抚慰之章。
  10. 造句 任海天游着游着,不知多久,速度渐渐慢了下来,四周的海水侵蚀着他的伤口,被贯穿的左臂也已经越来越无力,任凭他心情坚毅,体力不支也是徒唤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