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à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ò kě nài hé

成语解释:犹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成语出处:郭沫若《女神 湘累》:“他们见了凤凰要说是鸡,见了麒麟要说是驴马,我也把他们莫可奈何。”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形容毫无办法

繁体字形:莫可奈何

英文翻译:nothing can be done

莫可奈何的意思

莫:[mò]1.不要:莫哭。2.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4.古同“”,广大。5.姓。[mù]古同“”。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奈:1.奈何:无奈。怎奈。2.怎奈;无奈。3.姓。

何:[hé]1.疑问代词(a.什么,如“何人?”b.为什么,如“何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何不?”“何如?”d.哪里,如“何往?”e.发表反问,如“何乐而不为?”)。2.副词,多么:何其壮哉!3.姓。[hè]古同“”,担。[hē]古同“”,谴责。

成语评论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让人“莫可奈何”的场景。比如老板突然要求加班赶项目,你明明计划好陪家人吃晚饭,却只能苦笑一声打开电脑。这时候心里难免嘀咕:为什么偏偏是今天?但转念一想,饭碗总得保住,这种矛盾感就是“莫可奈何”最生动的写照。

有人问,这个成语和“无可奈何”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就像双胞胎兄弟,都表达无能为力的状态。但“莫可奈何”更强调主观上的难以接受,像是喉咙里卡着鱼刺,咽不下又吐不出。比如孩子非要买商场里标价五位数的玩具,你既不能粗暴拒绝伤他自尊,又实在承担不起,这种进退两难比单纯的“没办法”更让人抓心挠肝。

有个有趣的发现:现代人使用这个成语时,常常带着黑色幽默。就像手机屏幕突然摔碎,看着维修账单上的数字,反而会自嘲地来句“真是莫可奈何”。这种苦中作乐的态度,恰恰展现了人们面对困境的智慧。毕竟比起怨天尤人,用成语调侃反而能让心情轻松三分。

有个朋友曾问:既然改变不了现实,为什么还要用这个成语?我倒觉得这正是中文的魅力所在。当你说出“莫可奈何”时,其实已经完成了一次心理疏导,就像把烦恼装进语言的气球,看着它飘向空中。比如面对突发的暴雨打乱出游计划,与其焦躁跺脚,不如摊手说句“莫可奈何”,转身泡杯热茶看雨景,说不定还能发现别样趣味。

观察发现,这个成语在代际沟通中尤为常见。父母看着熬夜打游戏的孩子,子女望着沉迷保健品推销的父母,双方都怀着“为你好”的初衷,却困在各自的认知牢笼里。这种时代差异造成的无奈,用“莫可奈何”形容再贴切不过。但有意思的是,往往过段时间回头看,这些当时觉得天大的矛盾,不过是岁月长河里的细小涟漪。

说到底,“莫可奈何”更像是生活的缓冲带。它承认了人力有时而尽,但又不至于陷入彻底绝望。就像农民看着冰雹砸坏庄稼,还是会抹把脸准备补种下一季。这种藏在无奈里的韧性,或许才是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当我们在说“莫可奈何”时,其实已经暗含着“明天太阳照常升起”的潜台词。

莫可奈何的造句

  1. 造句 提早一班搭上失事飞机,想是鬼使神差,莫可奈何。
  2. 造句 主人莫可奈何,只好放了奴隶和狮子一条生路。
  3. 造句 面对情字,再大的英雄也是莫可奈何啊。
  4. 造句 惠子实在对这位天才朋友感到莫可奈何,只得另找话题,匆匆结束这场辩论。
  5. 造句 我试过了各种方法,却还是莫可奈何。
  6. 造句 对于这个现象,社会迭有怨言,对王金平也有不少批评,但似乎莫可奈何。
  7. 造句 如果仍然听任某些人实际上享受超越制度和法律的权力,一掌遮天而群众莫可奈何,所谓防腐倡廉就只能是道士的符咒,吓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