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ī
  • z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é yì zhī zuò

成语解释:指自己认为非常满意的作品。

成语出处:曹靖华《哪有闲情话年月》:“作者仿佛要为我开小型展览会似的,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都陈列在我面前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满意的作品

繁体字形:得意之作

英文翻译:favourite work

得意之作的意思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意:1.意思:来意。2.愿望:满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5.意大利的简称。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作:[zuò]1.劳动;劳作:精耕细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枪声大作。3.写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装:作态。装模作样。5.当作;作为:过期作废。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作斗争。自作自受。7.同“”。[zuō]作坊:小器作。

成语评论

大伙儿听说过“得意之作”这成语吧?说白了,就是自己特别满意的作品或成就。比如老张设计了个自动浇花装置,逢人就嘚瑟:“这可是我的得意之作,连仙人掌都能养开花!”你瞅,这种带点小骄傲但又接地气的表达,是不是特鲜活?

那咱们为啥需要“得意之作”呢?核心问题来了:得意之作到底重不重要?嘿,您别说,人活一辈子总得有几件拿得出手的事儿。就像小王用三个月练成吉他弹唱,现在同学聚会准保抱着吉他来段《晴天》,这可不就是他音乐之路的得意之作嘛!

不过话又说回来,得意之作非得是大工程吗?咱觉得未必。隔壁李大妈腌的酸菜成了整条街的抢手货,每次开坛邻居们闻着味儿就来敲门,您说这算不算老百姓的得意之作?所以说啊,得意之作不在大小,关键得是自己真心实意投入过。

有人可能要问:得意之作会不会让人飘了?这事儿得看心态。就拿程序员小刘来说,他独立开发了个记账APP,虽然现在用户才百来人,但每天乐呵呵地优化功能。要我说啊,得意之作就像登山时的小红旗——插在山腰提醒你“到这儿了”,但山顶还在上头呢。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咱们既要珍惜自己的得意之作,也得学会给别人鼓掌。您看老艺术家办画展,年轻人搞科技发明,每个得意之作背后都是滚烫的热爱。保持这种“既骄傲又谦卑”的劲头,生活才会像剥洋葱似的,剥开一层还有新滋味不是?

得意之作的造句

  1. 造句 这幅画是老画家齐白石先生的得意之作。
  2. 造句 实际上,他没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叫为“相对论”而是“恒定理论”,因为它是建立在不变性和必然性之上。
  3. 造句 图中拙朴、原始的木雕,正是学员的得意之作。
  4. 造句 一次,周杰伦又拿著自己的得意之作送给吴宗宪审读。
  5. 造句 戒灵子一边说着,一边眯着眼啧啧地欣赏着自己的得意之作。
  6. 造句 手上使出的是自己的得意之作,“太岳三青峰”。
  7. 造句 您作为先祖的得意之作,当然得帮先祖一把,保唐家香火不断,日益旺盛!
  8. 造句 桂花冰镇乌梅汁也是Jodon的得意之作,他花了5年时间不断改进,终于使得乌梅汁入喉时不会酸涩。
  9. 造句 《道武笔记》,可说是老丑所有著作中最为得意之作,其非但包罗万象,对道武两境进行了极为全面的概括和诠释,还参杂了老丑一番独到的自我见解。
  10. 造句 这是我最得意之作,乃是取当年魔帝重生是的一缕魔气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