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é
  • zh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é zú fù zhào

成语解释:《易 系辞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餗,鼎内食物。后以“折足覆餗”比喻力不能胜任,必至败事。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摺足覆餗

英文翻译:Down to earth

折足覆餗的意思

折:[shé]1.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树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亏损:折本儿。折耗。3.姓。[zhé]1.断;弄断:骨折。把树枝折断了。2.损失:损兵折将。3.弯;弯曲:曲折。百折不挠。4.回转;转变方向:转折。刚走出大门又折了回来。5.折服:心折。6.折合;抵换:折价。折账。折变。7.买卖货物时,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对折。打九折。8.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9.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形状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叠: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装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儿。[zhē]1.翻转:折跟头。2.倒(dào)过来倒过去:水太热,用两个碗折一折就凉了。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覆:1.盖住:覆盖。被覆。天覆地载。2.底朝上翻过来;歪倒:颠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3.同“复2”

餗:古代指鼎中的食物,后泛指美味佳肴:“奇珍异味天庖餗。”

成语评论

提到“折足覆餗”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它字面意思是“鼎足折断,食物倾覆”,用来比喻能力不足却硬要承担重任,结果把事情搞砸了。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刚入职就主动揽下策划年会的大项目,结果因为经验不足导致流程混乱,预算超支,这不就是典型的“折足覆餗”吗?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核心问题其实在于对自己的能力和任务的难度缺乏客观判断。比如一位新手厨师非要接下满汉全席的订单,结果食材浪费、菜品翻车,这种“勉强上阵”的心态往往会让结果适得其反。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成语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就像朋友小张的故事:他刚当上部门主管时,面对复杂的团队管理也曾焦头烂额。但后来他主动参加管理培训,向资深前辈请教,逐渐从“折足覆餗”变成了游刃有余。这说明关键不在于是否犯错,而在于能否及时调整策略。

工作中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那些经常说“这个我来做”的人,未必比说“我需要帮助”的人更优秀。就像古人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与其盲目冲锋导致“折足覆餗”,不如先评估自身能力边界。比如接项目时多问自己:时间是否充足?资源是否到位?有没有Plan B?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动态匹配”的智慧。就像组装宜家家具,明明需要电动螺丝刀却非要用钥匙扣上的迷你工具,最后耗时费力还装不牢。与其这样,不如大方承认“这个工具我用不来”,换个方法或者找专业人士,反而能事半功倍。

下次遇到挑战时,不妨先做道选择题:A选项是硬着头皮独自承担,B选项是组建支援团队。选A可能成为成语典故,选B却能书写新的成功案例。毕竟,真正的成长不是从不跌倒,而是懂得在摔倒前系紧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