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ù jǐ jí wù
成语解释:恕:宽恕;物:指人。宽恕自己,推及别人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策林一·王泽流,人心感》:“夫恕己及物者无他,以心度心,以身观身,推其所为以及天下者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宽恕别人
繁体字形:恕己及物
英文翻译:Forgive yourself and others
恕:1.以仁爱的心待人;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忠恕。恕道。2.不计较(别人的)过错;原谅:宽恕。饶恕。恕罪。3.客套话,请对方不要计较:恕不招待。恕难从命。
己:1.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严于律己。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3.姓。
及:1.达到:波及。普及。及格。目力所及。由表及里。将及十载。2.赶上:及时。及早。望尘莫及。3.比得上:论学习,我不及他。4.推及;顾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5.姓。6.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物:1.东西;事物:动物。货物。物质。物尽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待人接物。3.内容;实质:言之有物。空洞无物。4.姓。
“恕己及物”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背后的道理其实特别实在。比如,同事不小心搞砸了你负责的项目报告,你可能会说:“这次失误我能理解,毕竟大家都有压力大的时候。”这种反应不仅化解了尴尬,还让对方感受到被包容的力量——这就是“恕己及物”的生动体现。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宽容有什么区别呢?关键在于“推己及人”的主动性。比如你网购时遇到态度急躁的客服,如果先想“他今天可能被投诉了很多次”,而不是直接发火,这种主动代入对方处境的心态,才是成语强调的核心——它不是被动的忍耐,而是主动搭建理解的桥梁。
我曾在社区志愿者活动中见过典型案例。有位阿姨总抱怨邻居遛狗不牵绳,后来得知对方是独居老人养狗作伴,主动送了牵引绳并教老人训练方法。她说:“要是我的父母被邻居指责,我也会难过。”这种将心比心的行动,让矛盾变成了互助的契机。
现代生活中,我们常被快节奏推着走,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判断模式。但试着在冲突发生时多问一句:“如果我是TA,会希望被怎样对待?”这种思维切换就像给人际关系装了缓冲垫。地铁上被人踩到脚,与其瞪眼,不如笑着说“没事,早高峰确实挤”——这种微小举动往往能传递意想不到的温暖。
说到底,“恕己及物”不是要求我们做圣人,而是提供了一种更聪明的处世智慧。就像雨天开车经过积水处,主动减速避免溅湿路人,这种细微处的体贴,终会像涟漪般扩散,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