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ǐ zhī mò jí
成语解释:悔:后悔。后悔也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东汉·董卓《到渑池上书请收张让等》:“及溺呼船,悔之莫及。”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悔之莫及
英文翻译:too late for remorse
悔:1.觉悟到自己过去做得不对:后悔。悔过。2.古指灾祸。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莫:[mò]1.不要:莫哭。2.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4.古同“漠”,广大。5.姓。[mù]古同“暮”。
及:1.达到:波及。普及。及格。目力所及。由表及里。将及十载。2.赶上:及时。及早。望尘莫及。3.比得上:论学习,我不及他。4.推及;顾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5.姓。6.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悔之莫及”的情景。比如小张为了打游戏连续三天通宵,结果考试当天头晕眼花,连题目都看不清楚。考卷发下来时,他看着满纸的红叉苦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为什么说这种情况是悔之莫及?因为时间无法倒流,熬夜的代价已经真实发生,此刻的懊悔并不能改变结果。
工作中也有类似的案例。王姐拒绝了公司提供的数字化培训,半年后部门转型,她看着同事用新系统十分钟完成自己半天的工作量,站在茶水间握着保温杯喃喃:“要是当时去学就好了。”这种遗憾为何难以弥补?技术迭代的速度远超想象,错过的学习窗口期往往需要双倍时间才能追平。
健康管理更是典型领域。老李年轻时烟酒不离手,体检单上的脂肪肝箭头从1个变成3个时,他摸着鼓起的肚子叹气:“现在戒还来得及吗?”身体预警为何总被忽视?慢性损耗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像沙漏里的细沙,等人们注意到时,往往已经流失大半。
有人问:“既然知道会后悔,为什么还是重蹈覆辙?”私以为,这和“温水煮青蛙”效应有关——当后果分散在漫长的时间里,人们容易产生侥幸心理。就像网购时总觉得“7天无理由”是后悔药,却忘了人生很多选择根本没有退换货服务。
不过换个角度看,悔之莫及未必全是坏事。邻居陈叔炒股亏掉积蓄后,反而开始钻研理财知识,现在成了社区里的投资顾问。他说:“那个跟头摔出了我的学习力。”可见,关键不在于是否犯错,而在于能否将懊悔转化为行动指南。
与其纠结于“早知当初”,不如记住这句话:每个当下的选择,都在书写未来的回忆录。当我们在超市为买苹果还是梨犹豫时,其实货架最上方,还放着名为“可能性”的隐藏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