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ng bù zì kān
成语解释:无法忍受自己的感情
成语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生捧书悲咽,情不自堪。”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用于描写人的感情
繁体字形:情不自堪
英文翻译:Feeling embarrassed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堪:1.可;能:堪当重任。堪称楷模。2.能忍受;能承受:难堪。不堪凌辱。3.姓。
“情不自堪”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和“情难自抑”类似,描述人在强烈情绪冲击下难以保持平静的状态。比如疫情期间医护人员连续工作36小时后,面对患者的感谢突然掩面而泣,这就是典型的情不自堪——长期紧绷的神经在温暖瞬间突然释放。
有人会问:这和普通的情感宣泄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临界点效应”。就像装满水的杯子被最后一滴水压垮,情不自堪往往发生在情绪积累到极限时。比如创业者收到投资方毁约通知,却因为外卖小哥说“加油”而崩溃大哭,这种看似不合逻辑的反应,正是情绪容器满溢的直观表现。
现代社会的情不自堪正在呈现新形态。去年某科技公司年会上,程序员看到自己写的代码帮助了视障儿童,突然对着屏幕嚎啕大哭。这种职业价值感带来的情绪决堤,反映出当代人更渴望工作与情感的深度联结。我认为,这类现象不是脆弱的表现,恰恰是心理健康意识提升的信号。
如何应对这种情绪海啸?与其强忍,不如建立“情绪蓄水池”。就像东京奥运会体操冠军桥本大辉失误后仍完成比赛,他在赛后采访中说:“当时脑子里自动切换到训练模式”。这种将强烈情感转化为行动力的能力,或许比单纯的情绪控制更有现实意义。
观察发现,情不自堪的高发场景正在从私人领域转向公共空间。地铁里抱着电脑痛哭的上班族,咖啡馆突然大笑的独处者,这些画面传递着新的社会讯息:当代人正在重新定义情绪表达的边界。当情感流露不再局限于特定场合,或许我们能更坦然地接纳人性的每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