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ng xiàn hū cí
成语解释:见:通“现”;乎:于。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心意在言辞中显露出
繁体字形:情見乎辭
英文翻译:the writer 's sincerity shines through his words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乎:1.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相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表示选择的疑问,跟“呢”相同:然乎?否乎?3.表示揣度,跟“吧”相同:成败兴亡之机,其在斯乎?4.表示祈使,跟“吧”相同:长铗归来乎!5.动词后缀,作用跟“于”相同:在乎。无须乎。出乎意料。合乎规律。超乎寻常。6.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乎。郁郁乎。迥乎不同。确乎重要。7.跟“啊”相同:天乎!
辞: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2.言语文词:辞令。修辞。3.告别:辞行。4.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谢。辞职。5.解雇:辞退。他被老板辞了。6.躲避;推托:万死不辞。不辞辛苦。
“情见乎辞”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情感显露在言辞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时真情流露。比如朋友向你倾诉:“最近压力真的太大了,每天加班到凌晨,连周末都没法休息。”这时候你能从他的语气、用词甚至停顿中感受到疲惫和无奈——这就是典型的“情见乎辞”。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情感表达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自然流露”四个字。就像母亲看着孩子远行的背影,脱口而出的那句“到了记得报平安”,字句简单却饱含牵挂。这种不经修饰的表达,往往比华丽的辞藻更有感染力。
工作中其实也能见到这种状态。当项目经理在复盘会上说:“这个月大家真的拼了命,有同事带病改方案,有团队通宵调试设备”,他的声音可能带着颤抖,眼神扫过每个组员的脸。这时候的言辞不仅是工作汇报,更是集体情感的具象化呈现。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现代社会更需要情见乎辞的表达?在充斥着模板化沟通的时代,真诚的情感流露反而成为稀缺品。就像视频博主说“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抑郁症,我自己也经历过…”时,评论区总会涌现更多真实故事。这种以心换心的交流,正在重塑人际关系的温度。
有人认为情感外露容易显得不专业,这其实是个误区。外科医生术前对家属说“我们会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全力以赴”,既专业又充满人情味。关键不在于是否隐藏情绪,而在于情感与场景的适配程度。恰如其分的情见乎辞,能让沟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在这个AI都能写情书的时代,人类特有的情感温度反而成为核心竞争力。下次当你想说“我理解你的感受”时,试着换成“去年我项目搞砸时,整夜失眠吃不下饭”,或许会发现沟通的魔法正在发生。毕竟最打动人心的,永远是真挚情感的自然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