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ng fēi dé yǐ
成语解释:情况出于不得已。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适才躲避桌下,自知失仪露丑,实系情非得已,诸位姐姐莫要发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不是真心
繁体字形:情非得已
英文翻译:of unwillingness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非: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况日非。10.指非洲。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已:1.停止:争论不已。2.副词。已经:早已知道。3.文言副词。太:不为已甚。吾得仲父已难矣。4.后来;不多时:其母…见长蛇数丈入榻下,已忽不见。5.古又同“以”。
生活中总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做出违背心意的选择。比如朋友借钱救急,你手头也不宽裕,却只能硬着头皮答应,这时候就能说:“这次帮忙实在是情非得已。”为什么明明为难还要答应?可能因为看重关系,或是对方处境确实紧急。
职场中情非得已的情况更常见。同事临时请假让你顶班,你原本计划陪家人过生日,最后却回复:“这次代班确实是情非得已。”这种无奈背后藏着职场规则与人情世故的平衡——拒绝可能影响团队合作,接受又委屈了自己。这时候需要思考:如何既守住底线又不伤和气?
家庭矛盾里更容易出现情非得已的选择。父母反对子女选的专业,孩子最终妥协时说:“改志愿实在是情非得已。”表面看是顺从,实际可能包含着对父母期待的体谅。但这样的妥协真的能带来长久和谐吗?或许更需要的是真诚沟通与相互理解。
有趣的是,情非得已的困境往往能照见人性温度。就像疫情期间医护人员连续值班时说:“离开家这么久实在是情非得已。”这句话里既有对职责的坚守,也藏着对亲人的牵挂。这种矛盾状态反而让我们看到,人在两难中依然能保持善意与担当。
面对情非得已的处境,有人选择用幽默化解。就像朋友问为什么突然搬家,你打趣道:“房东涨租涨得离谱,搬家纯属情非得已。”这种表达既说明了客观原因,又避免了过度渲染负面情绪。生活需要这种举重若轻的智慧。
值得思考的是,情非得已的状态是否必然带来遗憾?当志愿者在救灾时说“通宵救援是情非得已”,他们眼中闪烁的却是满足的光芒。这说明只要行动符合内心价值观,即便被迫选择,也能找到精神上的自洽。情非得已的背后,或许藏着更深刻的人生课题——如何在限制中找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