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èn
  • shì
  • xi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èn shì jí xié

成语解释:愤:愤恨,不满;世:世道,现状;嫉:憎恶,仇恨。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成语出处: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憎恨世俗

繁体字形:憤丗嫉邪

英文翻译:Cynicism

愤世嫉邪的意思

愤: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怒:气愤。义愤。公愤。愤世嫉俗。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嫉:1.忌妒:嫉贤妒能。2.憎恨:嫉恶如仇。

邪:[xié]1.不正当,不正派:邪恶(è)。邪念。邪说。2.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3.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òng)邪。4.妖异怪诞:邪魔。邪术。5.古同“”。[yé]古同“”,疑问词。[yá]古同“”,琅玡山。[yú]古同“”。[xú]古同“”,缓慢。

成语评论

“愤世嫉俗”这个词,听起来像是武侠小说里隐士的专属标签,但现实中它可能藏在许多人的心里。比如同事小王总说:“这社会太现实了,努力有什么用?”他一边抱怨职场不公,一边刷着手机拒绝加班。这种矛盾的状态,算不算一种“愤世嫉俗”呢?

有人问:为什么会产生愤世嫉俗的心态?其实就像吃火锅时烫到舌头,下次就会对着红汤锅犹豫——对世界的失望往往源于受伤后的自我保护。比如小李被朋友欺骗后,逢人就说“真心换不来真心”,这其实是用尖锐的语言给自己裹上一层铠甲。

再看《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他看透大家族的虚伪后摔玉骂人,算得上古代版的愤青。但换个角度想,如果他把这份敏锐转化为创作灵感,或许能写出比《葬花吟》更动人的诗篇。批判精神本身不是坏事,关键在于是否停留在抱怨阶段。

有人困惑:愤世嫉俗和独立思考有什么区别?就像区分苦瓜和黄瓜——外表相似但内核不同。前者是情绪化的否定,后者是理性的辨别。比如看到网络谣言,愤世者会说“媒体都在说谎”,思考者则会查证多个信源后得出结论。

我常想,现代社会给愤世嫉俗者提供了太多弹药:996工作制、房价压力、社交焦虑...但硬币的另一面是,我们同时也拥有前辈难以想象的选择自由。或许真正的智慧在于,既保持清醒认知,又能像冲浪者那样,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当看到邻居张大爷每天在小区凉亭痛斥世风日下,却依然风雨无阻帮物业修剪花枝时,突然明白:批判与建设本就可以共存。就像园丁既会拔除杂草,也会播种新苗,对待世界的方式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