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èn shì jí è
成语解释:愤:愤恨,不满;世:世道,现状;嫉:憎恶,仇恨。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成语出处:宋·李觐《与王章秘校书》:“其辩说骎骎到义理,愤世嫉恶,有大丈夫之芒角。”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憎恨世俗
繁体字形:憤丗嫉惡
英文翻译:Cynicism
愤: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怒:气愤。义愤。公愤。愤世嫉俗。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嫉:1.忌妒:嫉贤妒能。2.憎恨:嫉恶如仇。
恶:[è]恶劣;坏:恶习。恶意。[wù]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恶。深恶痛绝。[ě]1.[恶心](ě·xin)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恶。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恶。你别在这儿恶我了。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恶恶他。[wū]1.同“乌2”。2.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愤世嫉俗”这个词听着挺唬人,可仔细想想不就是我们常说的"看啥都不顺眼"吗?比如同事老张总念叨"现在年轻人就知道刷短视频,没点真本事",可他自己上班摸鱼刷手机的时间比谁都多。这种嘴上批判社会,行动却随波逐流的状态,算不算当代职场人的典型写照?
有人问:为啥会有人变得愤世嫉俗?这就像吃火锅时总有人嫌辣锅太油、清汤没味。其实关键在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当我们发现世界不像童话故事般美好,就容易陷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错觉。就像我邻居王阿姨,天天说社区活动都是作秀,可她自己连垃圾分类都不愿配合。
换个角度看,愤世嫉俗未必全是坏事。就像小区里总爱挑物业毛病的李叔,虽然说话难听,但确实推动了停车位改造。这里藏着个有趣现象:适度的批判眼光能推动改变,但若整天停留在抱怨层面,就会变成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觉得一代不如一代。
这里要划重点:愤世嫉俗和积极行动之间,其实隔着个"怎么做"的问题。与其整天吐槽外卖包装不环保,不如随身带个餐具;看不惯网络谣言,就从自己朋友圈不传谣开始。就像我常提醒自己:与其做愤世嫉俗的评论家,不如当脚踏实地的行动派。
最后想说,保持清醒认知和保持生活热情并不矛盾。就像喝茶,既要能尝出茶叶的好坏,也要享受喝茶的过程。下次再听到愤世嫉俗的言论时,不妨接一句:"这话在理,要不咱们先从小事做起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