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成语解释:形容态度傲慢,坚决拒绝别人,或毫无商量余地。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繁体字形:拒人于千裏之外
英文翻译:A thousand miles away
拒:1.抵抗;抵挡:抗拒。拒敌。2.拒绝:来者不拒。拒不执行。拒谏饰非。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于: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3.姓。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外: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
“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把人挡在千里之外,实际用来形容态度冷淡、难以接近。比如同事小张刚入职时总板着脸,说话简短生硬,新同事想和他交流,他却说“我工作忙,没时间闲聊”,瞬间让人感觉被“冻住”。这种态度背后,究竟是性格内向,还是刻意保持距离?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这么“冷冰冰”的方式对待他人?其实原因很多。比如某次社区活动,组织者李姐全程只顾安排任务,对志愿者的问题只用“按我说的做就行”回应,结果活动后没人愿意再参与。后来她坦言:“我怕大家太随意影响效率,结果反而搞砸了关系。”你看,过度追求效率反而成了“拒人”的推手。
换个角度看,这种行为有时是保护色。就像朋友阿明,相亲时故意聊晦涩的哲学话题,女生听得云里雾里,约会自然没有下文。他私下说:“其实我害怕被拒绝,所以先摆出高冷姿态。”这种“先发制人”的疏远,反而暴露了内心的不安全感。
如何避免成为“千里之外”的人?试着把“这事和你无关”换成“我可能需要点时间处理”。上周邻居王叔修水管时,我主动问要不要帮忙,他最初摆手说“不用”,看我坚持才挠头笑:“其实阀门位置太高,我确实够不着。”你看,接受帮助不等于示弱,反而能拉近距离。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节奏快,大家都怕麻烦别人或被麻烦,但真正的连接往往始于“不完美”的坦诚。就像有次我开会说错数据,硬着头皮承认后,同事反而主动分享自己出糗的经历。与其用冷漠筑墙,不如留扇窗——毕竟温暖从来都是双向流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