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yuǎn qiān lǐ
成语解释:不远:不以为远。不以千里为远。指不怕长途跋涉的辛劳。
成语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形容不计较路途遥远
繁体字形:不遠千裏
英文翻译:without regarding a thousand miles as very distant -- take though it were a thousand miles away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远:[yuǎn]1.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2.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3.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4.深奥:言近旨远。5.姓。[yuàn]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哎,大伙儿有没有想过,"不远千里"这成语到底咋用才地道?举个栗子,老王听说多年未见的老战友在云南定居,二话不说收拾行李就出发——这可不就是"不远千里"去相会嘛!你看,这成语说白了就是形容人不怕路远,特意跑老远去做一件事。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现在交通这么方便,"不远千里"是不是过时了?别急,我给你讲个新鲜例子。去年冬奥会时,有个巴西志愿者专门学了半年中文,跨越十二个时区来北京服务。你说这是不是现代版的"不远千里"?其实这成语重点不在距离,而在那份执着劲儿。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年轻人找工作,有人宁愿每天通勤三小时也要进大公司,这算不算"不远千里"的职场版?不过要我说啊,这种精神固然可贵,但也要注意身体,您说是吧?
有朋友可能要问:用这个成语要注意啥?记住两点准没错!第一要突出主动选择,比如"她不远千里来支教"就比"被迫出差"更贴切。第二要强调目的的重要性,就像那个为尝正宗热干面专门跑武汉的吃货朋友,这事儿听着就带劲儿!
最后唠叨句心里话。虽说现在高铁飞机嗖嗖快,但"不远千里"背后那份心意反而更显珍贵。下次遇到跨城见面的朋友,不妨笑着来句:"哟!您这可是不远千里的情谊啊!"保准让对方觉得这趟没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