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ái nàn jiě fēn
成语解释:排:消除;难:危难;纷:纠纷。排除危难;调解纠纷。现多指调停双方争执;解决纷乱。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所贵于天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排難解紛
英文翻译:mediate a dispute
排:[pái]1.一个挨一个地按着次序摆:排队。排字。把椅子排成一行。2.排成的行列:他坐在后排。3.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连,下辖若干班。4.指排球运动:排坛。中国女排。5.用于成行列的东西:一排子弹。一排椅子。上下两排牙齿。6.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用竹子或木头平排地连在一起做成。7.指扎(zā)成排的竹子或木头,便于放在水里运走。8.一种西式食品,用大而厚的肉片煎成:牛排。猪排。9.排演:彩排。这是一出新排的京剧。10.推;推开:排闼(tà)直入。排门而出。[pǎi]用楦子填紧或撑大新鞋的中空部分使合于某种形状:把这双鞋排一排。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傩”。
解:[jiě]1.分开:解剖。瓦解。难解难分。2.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解扣儿。解衣服。3.解除:解职。解渴。解乏。4.解释:解说。解答。注解。5.了解;明白:令人不解。通俗易解。6.解手:大解。小解。7.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这个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解方程。[jiè]解送:押解。把犯人解到县里。[xiè]1.懂得;明白:解不开这个道理。2.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跑马卖解。3.解池,湖名,在山西。4.姓。
纷:1.多;杂乱:纷乱。纷飞。2.纠纷:排难解纷。
“排难解纷”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其实特别贴近生活。比如小区里张阿姨和李大爷因为停车位吵得不可开交,居委会王叔主动当和事佬,一边安抚情绪一边提出折中方案,这就是典型的“排难解纷”。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管别人的麻烦事?其实化解矛盾不仅能避免冲突升级,还能让周围人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工作中也能看到“排难解纷”的智慧。比如项目组的小林和小周因为方案设计闹别扭,组长老赵没有直接否定任何一方,而是组织大家重新梳理需求,把“你错我对”的争执变成“如何更好”的探讨。这种处理方式是不是比单纯批评更高明?关键就在于把注意力从“谁的责任”转移到“怎么解决”上。
有个有趣的发现:越是擅长排难解纷的人,往往越懂得“借力打力”。就像老张帮朋友调解家庭矛盾时,会故意提起他们恋爱时的甜蜜往事,让夫妻俩从剑拔弩张变成相视而笑。这种方法妙在哪?它没有强行说教,而是用情感共鸣软化对立情绪。这种柔性智慧,可能比讲大道理有效十倍。
有人疑惑:现代社会大家都忙,管闲事会不会吃力不讨好?我观察过社区里的调解达人,他们有个共同点——解决问题时会给双方留足面子。比如处理楼上漏水纠纷时,不会直接说“你家水管老化”,而是建议“咱们找专业师傅看看具体情况”。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既解决了问题,又维护了邻里情谊。
其实“排难解纷”不一定要多高深的技巧。朋友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处理客户投诉时,没有照本宣科念条款,而是先认真听完对方抱怨,然后说了句:“换成是我遇到这种情况也会着急”。就这么简单一句话,让客户怒气消了一半。有时候,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就藏在将心比心里。
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排难解纷”是老一辈的事,我倒觉得这是种被低估的能力。上周在奶茶店看见两个中学生调解同学矛盾,他们用手机备忘录列利弊、画思维导图的模样,既现代又实用。新时代的排难解纷,早就不限于端茶劝架,而是进化成了更系统的问题解决术。
说到底,排难解纷的核心在于“破局思维”。就像解开缠住的耳机线,硬扯只会打结更紧,得找到那个关键的线头。生活中很多矛盾也是如此,与其纠结对错,不如寻找那个能松动僵局的切入点。这种能力,放在职场能化解团队危机,用在生活能维系人际关系,实在是笔稳赚不赔的人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