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àn
  • sh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àn shǒu kě dé

成语解释:探:向前伸出。一伸手就可以得到。形容不费力气

成语出处:元·曾瑞卿《留鞋记》楔子:“自谓状元探手可得,岂知时运不济,榜上无名。”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轻而易举

繁体字形:探手可得

英文翻译:You can get it by hand

探手可得的意思

探:1.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探矿。探路。探口气。试探。钻探。2.做侦察工作的人:密探。敌探。3.看望:探望。探亲。探病。4.向前伸出(头或上体):探头探脑。行车时不要探身窗外。5.过问:探闲事。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成语评论

探手可得”这个词,字面意思是“伸手就能拿到”,常用来形容东西就在眼前、非常容易获得。比如朋友说:“这书就在书架上,你探手可得,不用等我帮你找。”但生活中,“探手可得”真的只是字面意思吗?

举个例子:小红想学做菜,但总觉得步骤太复杂。妈妈说:“网上教程探手可得,你打开手机搜一下就行。”果然,小红一搜就找到了详细视频。这里,“探手可得”不仅指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也暗示现代人解决问题的途径其实比想象中更近。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所有东西都能探手可得,努力还有意义吗?”其实不然。比如小明的公司最近有个升职机会,领导说:“这个岗位的要求你早达标了,机会对你来说是探手可得。”但小明能拿到机会,前提是他过去三年积累的经验。这说明“容易获得”的背后,往往藏着长期的准备。

个人观点是,“探手可得”更像一种提醒:与其抱怨资源匮乏,不如先看看身边是否已被便利条件包围。就像我常对团队说:“客户反馈其实探手可得——打开评论区就能看到真实需求。”这种视角转换,往往能让人发现曾被忽略的解决方案。

再比如环保行动。很多人觉得“保护环境很难”,但垃圾分类指南就贴在小区公告栏,回收站距离家门口不到200米。这些“探手可得”的条件,只要愿意行动,就能立刻产生改变。关键在于是否主动伸出手。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有些“探手可得”的东西依然被人忽视?或许就像书架上积灰的书籍,我们习惯了它们的“存在感”,反而忘记了它们的“可用性”。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先环顾四周——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