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uí
  • sh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uí shǒu kě dé

成语解释:垂;放下。放下双手就可以得到;形容事情非常容易;不费吹灰之力。也作“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只除呼延灼将军赚开城门,垂手可得。”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不费力就能得到的东西

繁体字形:垂手可得

英文翻译:acquire a thing easily

垂手可得的意思

垂:1.耷(dā)拉下来:垂柳。2.留传:永垂不朽!3.将;快要:垂老。功败垂成。4.敬辞。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垂念。垂询。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成语评论

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垂手可得"的?清晨打开手机,外卖30分钟就能送到家门口;想学新知识,点开视频平台就有免费课程。这些过去需要专门跑腿、付费学习才能获得的东西,现在确实变得像垂下手臂就能拿到般容易。

为什么说现代人获取知识"垂手可得"?十年前我在图书馆抄写资料时,根本想不到今天能用语音助手直接查询文献。有位退休教师告诉我,他通过直播课学会了手机修图,这种跨越年龄的学习便利,正是这个成语最鲜活的注脚。

职场新人小张的经历更有说服力。他利用通勤时间听行业播客,三个月内从完全不懂市场运营到能独立策划活动。当同事惊讶他的进步速度时,他笑着说:"现在专业干货就像便利店里的矿泉水,随时能取用。"这种比喻恰好说明了"垂手可得"在现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但便捷背后藏着新课题。有次陪亲戚买智能手机,发现老人家被各种推送信息搞得晕头转向。这让我思考:当所有信息都变得触手可及时,筛选能力反而成了关键。就像满桌佳肴摆在面前,懂得合理搭配的人才能真正吸收营养。

观察街头便利店会发现有趣现象:24小时货架上永远有食物,但最畅销的仍是矿泉水和即食饭团。这说明再容易获得的东西,真正被需要的仍是那些解决基本需求的存在。这或许能给我们启发——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专注核心需求比盲目获取更重要。

有个现象值得注意:越是容易获得的东西,人们越容易忽视其价值。就像我们很少珍惜随时能呼吸的空气。但当我看到山区孩子通过捐赠的平板电脑上第一堂网课时,突然意识到:所谓"垂手可得",其实是无数人努力搭建桥梁的结果。珍惜便利,或许是对创造便利者最好的致敬。

垂手可得的造句

  1. 造句 你以为他的博士学位是垂手可得的?他是经过廿年寒窗苦读之后才得到的。
  2. 造句 你想吃面包,那还不是垂手可得的事。
  3. 造句 有些幸福我们毕生追求不到,但有些幸福则垂手可得。例如享用一顿宁静的早餐,在大自然中漫步,和老友畅饮聊人生或在假日里悠闲的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人生有时就是由这些无数的小幸福所组成。
  4. 造句 当一个更好的方案垂手可得时,力拓便对中铝始乱终弃。
  5. 造句 胡罗卜可塑性的其他证明也垂手可得.
  6. 造句 别人苦苦追寻的东西他垂手可得。
  7. 造句 为了攻打南郡,我东吴花多大的代价,南郡垂手可得。
  8. 造句 对,你自己怎么想的?你家境贫寒,难道就不想要这垂手可得的富贵吗?
  9. 造句 几乎没有人理解宁阳,为什么会对垂手可得的贵族生活不屑一顾乃至厌恶,勤于讨论他的人们只能理解为,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会珍惜,连蒙天偶尔都会这么说。
  10. 造句 李无常赞同,两人神色自信满满,仿佛第一名垂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