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áo
  • tóu
  • n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ō bù zháo tóu nǎo

成语解释: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袭人一时摸不着头脑,也只管站在旁边呆呆的看着他。”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指不知是怎么回事

繁体字形:摸不着頭腦

英文翻译:feel at a loss

摸不着头脑的意思

摸:1.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我摸了摸他的脸,觉得有点儿发烧。2.用手探取:摸鱼。他在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一张纸条来。3.试着了解;试着做:摸底。逐渐摸出一套种水稻的经验来。4.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摸到床边开亮了灯。摸了半夜才到家。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着:[zhe]1.表示动作的持续:他打着红旗在前面走。他们正谈着话呢。2.表示状态的持续:大门敞着。茶几上放着一瓶花。3.用在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面,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你听着。步子大着点儿。快着点儿写。手可要轻着点儿。4.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顺着。沿着。朝着。照着。为着。[zhuó]1.穿(衣):穿着。吃着不尽。2.接触;挨上:附着。着陆。不着边际。3.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着笔。着眼。着手。着色。着墨。不着痕迹。4.着落:寻找无着。5.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着即施行。[zháo]1.接触;挨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2.感受;受到:着风。着凉。3.燃烧,也指灯发光(跟“灭”相对):炉子着得很旺。天黑了,路灯都着了。4.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睡着了。打着了。猜着了。5.入睡:一上床就着了。[zhāo]1.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叫一着:高着儿。支着儿。2.同“招3”4.放;搁进去:着点儿盐。5.用于应答,表示同意:这话着哇!。着,咱们就这么办!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脑:1.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脑髓。脑子(a.脑;b.指思考、记忆等能力)。脑筋。脑海。脑际。脑壳。脑颅。脑神经。脑下垂体。脑积水。脑溢血。电脑。2.头:脑袋。脑壳。头昏脑胀。脑满肠肥。3.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脑儿。4.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脑。薄荷脑。

成语评论

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时刻。比如同事突然说"咱们得把大象装进冰箱",你可能会愣住——这和工作有什么关系?其实这是对复杂任务的形象比喻,但第一次听到确实让人云里雾里。

成语就像语言中的调味料,用得恰当能增色不少。比如"对牛弹琴"常被误用来嘲笑听众,但换个角度看,是否演奏者也该考虑听众的接受度?上周我给奶奶解释区块链,她反复问"这链子能拴住啥",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成了"弹琴人"。

有个朋友总爱说"画蛇添足"。有次他批评我装修方案:"阳台摆健身器材就够了,加个吊篮纯属多余。"我笑着反问:"要是吊篮能成为读书角呢?"他顿时语塞。这个经历让我明白,成语的智慧在于启发思考,而非简单否定。

语言学家发现,现代人使用成语的频率比二十年前下降37%。但有趣的是,网络流行语中"摸鱼""真香"这类新成语正在勃发。或许不是成语过时了,而是表达方式在进化。就像"锦鲤"从观赏鱼变成幸运符号,语言始终在流动中保持生命力。

下次遇到费解的说法时,不妨像破解谜语般对待。上周邻居大妈说"年轻人都是属风筝的",起初我不解其意。聊开后才知道,她是羡慕年轻人能自由翱翔,又担心我们"线头攥在别人手里"。你看,换个角度揣摩,那些让人挠头的表达,反而成了跨代沟通的桥梁。

语言就像河流,既有传承千年的鹅卵石,也有不断汇入的新溪流。重要的不是记住每个成语的出处,而是理解它们承载的思维火花。当有人说"你这是骑驴找驴",或许他真正想说的是:"停下脚步,看看自己已经拥有的珍宝。"

摸不着头脑的造句

  1. 造句 真正的科学首先教人们怀疑,教人们摸不着头脑。乌纳穆诺 
  2. 造句 王老师刚接手一个新班,一时摸不着头脑。
  3. 造句 他突发奇想的做法,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4. 造句 你这几句话,让人大惑不解,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5. 造句 这突如其来的攻击,使他摸不着头脑。
  6. 造句 这件事让小林摸不着头脑,她站在那里呆若木鸡。
  7. 造句 他的话似是而非,叫人摸不着头脑。
  8. 造句 你说这没头没脑的话,是啥意思,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9. 造句 这样的描写很让人摸不着头脑,与维吉尔的"惟妙惟肖"也格格不入!
  10. 造句 他这漫无边际的高谈阔论,叫人听了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