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àng
  • xià
  • dāo
  • biàn 便
  • ché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àng xià tú dāo,lì biàn chéng fó

成语解释: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就能变成好人

成语出处: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微集》第一卷:“屠儿在涅槃会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英文翻译:Put down the butcher's knife and become a Buddha

放下屠刀,立便成佛的意思

放: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7.点燃:放火。放爆竹。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10.姓。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屠:1.宰杀(牲畜):屠宰。2.屠杀:屠城(攻破城池后屠杀城中的居民)。3.姓。

刀:1.切、割、削、砍、铡用的工具,一般用钢铁制成:菜刀。镰刀。铡刀。铣刀。一把刀。2.用于劈或刺的兵器:大刀。朴刀。刺刀。3.形状像刀的东西:冰刀。双刀电闸。4.计算纸张的单位,通常一百张为一刀。5.姓。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便:[biàn]1.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便当。便利。便道。便民。2.简单的,礼节上非正式的:便宴。便衣。便函(形式比较简便的信件)。简便。便宜。随便(适当地,看事实需要而自行处理事情)。3.便利的时候:便中请来信。4.就:说了便做。5.排泄屎尿或排泄出来的屎尿:大便。便秘。[pián]1.〔便便〕肚子肥大的样子,如“大腹便便”。2.〔便嬖〕封建统治者所亲近宠爱的人。3.〔便佞〕善于用花言巧语讨好的人。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佛:[fó]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fú]1.〔仿佛〕同“仿”。2.古同“”,违背,违反。[bì]古同“”,辅弼。[bó]古同“”,兴起。

成语评论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乍一听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情节,但仔细琢磨会发现它藏着深刻的生活智慧。比如张三以前总爱和人吵架,后来主动学习沟通技巧,现在成了社区调解员——你看,这不就是“放下情绪的屠刀”后收获的成长吗?

为什么改过自新就能被称作“成佛”?其实这里的“佛”不是指神话人物,而是比喻向善的状态。就像李四年轻时混迹街头,有次目睹车祸现场主动救人,从此开始做义工。人们记住的不是他过去的荒唐,而是此刻的善举。

有人可能会问:坏人放下屠刀就能立刻洗白?这要分两面看。成语强调的是转变的可能性,而非否定犯错代价。就像王五偷过东西坐过牢,出狱后开修车铺诚信经营,街坊们逐渐重新接纳他。改变需要时间检验,但起点确实是“放下”那一刻。

我个人在社区服务时见过不少类似案例。有个曾经的赌徒老赵,把棋牌室改造成共享书屋。有邻居起初冷嘲热讽,但看着他风雨无阻整理书籍,慢慢开始有人把旧书送来。这种转变就像老树发新芽,虽不完美却充满生命力。

现代社会讲究“标签效应”,但过度强调过去容易形成死循环。试想如果每个犯错者都被钉在耻辱柱上,谁还敢重新开始?成语里“立地成佛”的慈悲,恰恰给了人性向善的呼吸空间。就像破损的陶器经过金缮修复,裂痕反而成了独特的装饰。

最后留个思考:当我们谈论“原谅”时,究竟是在宽恕他人,还是在给自己创造更包容的生存环境?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放下屠刀”的故事始终在提醒:改过自新的勇气,永远值得被温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