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ì dì chéng fó
成语解释:佛家劝善之语;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弃恶从善;立即可以成佛。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繁体字形:立地成佛
英文翻译:become a Buddha immediately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佛:[fó]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fú]1.〔仿佛〕同“仿”。2.古同“拂”,违背,违反。[bì]古同“弼”,辅弼。[bó]古同“勃”,兴起。
“立地成佛”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立刻就能成佛”,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突然觉悟、改过自新的过程。比如有人年轻时误入歧途,后来幡然醒悟,朋友可能会说:“谁能想到,那个曾经打架闹事的小王,如今竟成了社区志愿者?真是立地成佛啊!”这种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但“立地成佛”真的只是瞬间的改变吗?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个成语要强调‘立地’这种瞬间性?”其实,这里的关键在于“转变的决心”。比如一个总爱抱怨的同事突然开始积极解决问题,领导感慨:“你这真是立地成佛了!”这里的“立地”并不是说改变不需要时间,而是形容人内心那个决定性的转折点——就像按下开关,灯就亮了。
再举个现代例子:小李沉迷游戏导致学业荒废,某天看到母亲的白发后突然发奋读书。家人说:“这孩子立地成佛了!”但背后的真相是,那个瞬间的触动只是导火索,真正的改变需要持续的行动。这提醒我们:所谓的“立地成佛”,其实是量变到质变的爆发点。
有人困惑:“现代社会还适用这种说法吗?”观察发现,这个词反而更贴近当代人的心理需求。比如职场中,某个总推卸责任的员工突然主动承担项目,同事惊讶:“你这是立地成佛了?”这种表达既保留传统文化智慧,又赋予了新时代的幽默感,成为对积极转变的生动鼓励。
我个人认为,“立地成佛”最宝贵的是它传递的乐观精神。它暗示着:无论过去如何,人永远拥有重新选择的权利。就像邻居张大爷戒烟,从四十年的老烟枪到健康达人,大家笑说“老张立地成佛了”。这种文化基因里的包容性,正是成语历经千年依然鲜活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立地成佛”并不否定过程的艰辛。好比说某人戒酒成功,朋友调侃“你这叫立地成佛”,当事人却明白:那个决定戒酒的瞬间只是开始,真正的修行在每天的坚持。这种认知让我们既能看到转变的可能性,也不会轻视改变需要付出的努力。
当我们用“立地成佛”形容他人时,本质上是在传递一种善意:承认过去的不足,更肯定当下的成长。这种语言智慧,或许比成语本身的意义更有价值——它教会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人,也提醒我们:每个想变好的念头,都值得被看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