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ǒu shāo zhī rén
成语解释: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像斗筲那样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亦用为自谦之词。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鬥蕱之人
英文翻译:people who are mere pecks and hampers
斗:[dòu]1.对打:斗殴。战斗。2.比赛胜负,争胜: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3.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斗牛。斗蟋蟀。4.拼合,对准,凑近:斗眼。5.古同“逗”,逗引。[dǒu]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4.形容大东西的小:斗室。5.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7.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8.古同“陡”,高耸的样子。9.〔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古同“陡”,突然。
筲:1.古时盛饭的竹器。现称淘米用的竹器为筲箕。2.水桶:水筲。一筲水。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话说回来,大家听说过“斗筲之人”这个成语吗?咱先不急着解释,直接上例句!比如:“老王虽然有点小聪明,但总是斤斤计较那点蝇头小利,真是个斗筲之人。”瞧见没,这就是在说那些眼界狭窄、气量小的人。
哎,这时候肯定有人要问:“到底啥是斗筲之人啊?”说白了,“斗”是古代量米的容器,“筲”是竹编的饭筐,合起来比喻器量小得像装不下一斗米的筐子。您品,您细品,这画面感多强!就像咱今天说人“小心眼儿”,但成语听着是不是更有文化味儿?
那这成语该用在啥场合呢?比方说同事为了报销五块钱车票跟财务掰扯半小时,您来句:“这点小事何必较真,别做斗筲之人嘛!”既点出了问题,又不带脏字儿,多体面!
不过话分两头说,咱们用成语也得讲究火候。前阵子有个段子,说菜市场大妈为了一毛钱跟人吵得面红耳赤,旁边大爷悠悠来了句:“这位同志,您这斗筲之人的气度,怕是要错过早市特价菜喽!”您听听,这调侃里带着幽默,比直接骂人“小气鬼”高明多了。
要我说啊,这成语用好了真能四两拨千斤。您看《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骂王朗那场戏,要是换成“尔等斗筲之人,安敢在此饶舌”,是不是比“厚颜无耻之徒”更带文人范儿?不过咱普通人用的时候可得注意分寸,别让人觉得掉书袋。
说到底,成语就像调味料,关键得用得恰到好处。下次遇到那种为鸡毛蒜皮较劲的主儿,您不妨试试这个成语。不过记住哦,咱老祖宗留下这些词儿,不光是为着批评人,更是要提醒自己——做人呐,最要紧是打开格局,别真活成个“斗筲”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