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uè
  • zhī
  • r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ǔ yuè zhī rén

成语解释:斧钺:古代杀人的斧子,泛指刑戮。指因犯罪而应受到刑罚的人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小匡》:“桓公大说,于是斋戒五日,将相管仲。管仲曰:‘斧钺之人也,幸以获生……若知国政,非臣之任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用于罪犯等

繁体字形:斧鉞之人

英文翻译:Man of axe and Yue

斧钺之人的意思

斧:1.斧子:板斧。2.古代一种兵器:斧钺。

钺: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成语评论

斧钺之人”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常用来形容手握重权、能决定他人命运的角色。比如历史剧中,将军举着令牌说“此战若败,军法处置”,那种气场就是典型的“斧钺之人”。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人有什么关系?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公司里审核报销的财务主管。表面看只是核对发票,但当他发现违规报销时,那句“按制度不能通过”的瞬间,其实就扮演了“斧钺之人”的角色。

这个成语背后有个有趣的矛盾点:权威与仁慈如何平衡?就像老师批改试卷,红笔划下的每一道叉,既是对规则的维护,也可能影响学生的信心。我始终认为,真正的“斧钺之人”不该是冷冰冰的符号,而应在坚守底线时保留温度。

现代社会中,“斧钺之人”的形象正在转变。交通警察开罚单时,会多解释两句法规;医院伦理委员会否决某个治疗方案时,会提供替代建议。这种“带着手册的斧钺”,或许才是文明社会的进步体现。

下次遇到需要做艰难决定时,不妨想想这个词。无论是拒绝朋友的违规请求,还是处理工作中的原则问题,掌握分寸感比单纯挥舞“斧钺”更重要。毕竟,真正的权威来自让人信服,而非让人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