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ài
  • zhī
  • r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ù wài zhī rén

成语解释:度外:心在计度之外。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局外人

繁体字形:度外之人

英文翻译:monk

度外之人的意思

度:[dù]1.计量长短:度量衡。2.表明物质的有关性质所达到的程度,如硬度、热度、浓度、湿度等。3.计量单位名称。a)弧或角,把圆周分为360等份所成的弧叫1度弧。1度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度角。1度等于60分。b)经度或纬度,如北纬38度。c)电量,1度即1千瓦小时。d)眼镜焦度的单位,1度等于0.01米-1。4.程度:极度。知名度。透明度。高度的责任感。5.限度:劳累过度。以能熔化为度。6.章程;行为准则:法度。制度。7.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质变。8.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度量。气度。9.人的气质或姿态:风度。态度。10.姓。[duó]推测;估计:揣度。测度。度德量力。

外: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成语评论

哎哟喂,说到“度外之人”这个成语,估计不少人会挠头:“这词儿啥意思啊?字面上看像是‘不考虑的人’,但具体咋用呢?”别急,咱们这就掰开揉碎了聊。

举个栗子哈!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周瑜虽然联手抗曹,但心里都把小算盘打得噼啪响。诸葛亮明知道周瑜想算计自己,却照样谈笑风生,这时候就能说:“孔明先生早把周瑜当作度外之人,任他百般试探,我自岿然不动。”看明白没?这里核心问题其实是——什么时候该把别人放在考虑范围之外?答案很简单:当对方的举动不会影响你的核心目标时,该忽略就忽略,省得内耗!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公司里新来的实习生小王,总爱在会议上挑刺儿。部门主管老张私下跟同事说:“小王那些话啊,咱们就当耳旁风。他刚入行不懂流程,咱们得专注手头的项目进度。”您瞅,这就是典型的把“度外之人”用在现代职场——面对无关紧要的干扰项,该屏蔽就得屏蔽,毕竟时间和精力都是限量款啊!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得注意分寸不是?我老觉得现在有些人把“度外之人”用得太随便了。比如邻居大妈总说:“楼上装修的工人都是度外之人,吵就吵呗。”这话听着就有点冷漠了。要我说,关键得看对方的行为是否真的无关大局,要是影响到基本生活质量,那可得较真儿!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儿:用这个成语就像吃辣椒,适量提味,过量伤身。遇到真需要关注的人和事,可别拿“度外之人”当挡箭牌。毕竟老祖宗造这个词,本意是教咱们抓大放小,可不是让咱们变成没心没肺的木头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