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uàn zhāng qǔ yì
成语解释: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斷章取義
英文翻译:interpret out of context
断: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断。割断。绳子断了。2.断绝;隔绝:断水。断电。断奶。断了关系。音讯断了。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断过。4.拦截: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5.戒除(烟酒):断烟。断酒。6.姓。7.判断;决定:断语。诊断。独断专行。这个案子断得公道。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断无此理。断不能信。
章:1.诗、文、歌曲的段落:第一章。乐章。2.章程;条目:党章。招生简章。3.条理:杂乱无章。4.图章:印章。盖章。5.佩戴在身上的标志:徽章。领章。6.古又同“嫜(zhāng)”。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电灯泡取下来。2.得到;招致:取乐。取暖。自取灭亡。3.采取;选取:取道。录取。可取。给孩子取个名儿。4.姓。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哎哟喂,今儿咱来聊聊这个“断章取义”的成语,您说这词儿听着像不像那种考试前突击划重点的学渣?不过别误会啊,它可比划重点严重多了!比如小明拿着《论语》里那句“父母在,不远游”到处嚷嚷,说古人都不让年轻人旅游,结果被老师当场打脸:“后半句‘游必有方’被你吃啦?”您瞅瞅,这就是典型的断章取义。
这时候您可能要拍大腿了:“断章取义不就是掐头去尾吗?”嘿,还真不止!上周我在朋友圈看到个新闻标题《专家称每天熬夜能提高工作效率》,点进去一看,人家原话是“长期熬夜会导致效率下降,短期特殊情况可能激发临时应变能力”。您说这标题党是不是比美颜相机还会玩滤镜?
哎,这时候问题来了——为啥总有人爱断章取义呢?您猜怎么着?前两天我刷短视频看到个博主说:“鲁迅亲口承认自己文章没深意!”结果评论区直接炸锅。后来查证发现,人家鲁迅原话是“我的文章本没有深意,看官们偏要挖掘出微言大义来”。您看,这年头连鲁迅爷爷都逃不过被“断章取义”的魔爪。
要我说啊,这事儿就跟吃泡面似的——图方便呗!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家巴不得三秒钟get重点。不过您可记住了,就像吃泡面得配根火腿肠才够味,看信息也得配个完整上下文才靠谱。昨儿隔壁王婶还跟我说:“现在网上说喝凉水能减肥!”我赶紧提醒她:“人家原文说的是‘每天喝2000毫升凉水代替含糖饮料’吧?”
说到这儿,您可能又要问了:“那怎么破这个局呢?”依我看啊,得学学老中医把脉——望闻问切全套上!看到惊爆消息先别急着转发,多搜几个信源对照看看。就像上周那个明星八卦,刚开始都说要退圈,后来完整采访视频出来,人家明明说的是“暂时休息三个月”。您说这届网友是不是比狗仔队还会加戏?
要我说,断章取义这事儿就跟玩拼图似的,少块关键碎片整个画面就变味。不过您也别太焦虑,关键还是得练就火眼金睛。下次刷手机的时候,不妨多花两秒钟看看上下文嘛!毕竟老祖宗早就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您说是这个理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