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āng
  • wài
  • r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āng wài rén

成语解释: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你究竟是方外人。岂有个才明保了的就撤省的道理呢?”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僧道

繁体字形:方外人

英文翻译:Outsider

方外人的意思

方: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外: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成语评论

方外人”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神秘,到底什么样的人算方外人?举个例子,老张退休后搬到山里种菜养鸡,邻居都说他是个方外人——不追名逐利,活得像个现代版陶渊明。这种生活状态让人联想到古人说的“大隐隐于市”,其实方外人不一定非要住在深山老林。

有人会问:方外人是不是等同于躺平摆烂?完全不是。你看茶馆老板娘王姐,每天穿着粗布衣裳招呼客人,却在后院养了满墙的爬山虎,雨天捧着《庄子》读得入神。她既参与市井生活,又给自己留了片精神自留地,这种“身在红尘心在野”的状态,或许才是当代方外人的生动写照。

有个有趣的现象:写字楼里的程序员小刘,周末总背着画板去郊外写生。同事说他这是“假装方外人”,我倒觉得不然。当他在河滩上架起画架时,眼镜片上沾着水雾还坚持调色,这种对热爱事物的专注劲儿,恰恰印证了方外人的核心特质——在世俗框架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为什么现代社会更需要方外人精神?去年公司裁员潮时,市场部李姐在办公室角落摆了个青瓷花瓶,每天换支新鲜野花。她说:“看着花瓣上的露珠,就能想起世界不只有KPI。”这种把诗意带进现实的能力,或许就是我们对抗焦虑的一剂良药。

我个人认为,方外人不是要人逃离社会,而是教我们掌握“选择性参与”的智慧。就像公园里练太极的老人们,他们既在人群之中,又能在一招一式中找到自己的呼吸频率。这种既能入世又能出尘的平衡,可能才是这个成语留给当代人最珍贵的启示。

下次遇到总说“活得累”的朋友,不妨建议他试试当半天方外人:关掉手机去菜市场挑个形状奇特的南瓜,或者给办公桌上的绿萝换个陶土花盆。有时候改变视角比改变环境更重要,毕竟真正的方外之境,往往始于内心腾出的一小块空地。

方外人的造句

  1. 造句 本地人说那方外人思想开化,不懂礼教,方外人说那本地人,思想保守,难以开化。
  2. 造句 这本是方外人用的名词,它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3. 造句 将军,好卦象,方外人许,自是方外人。
  4. 造句 俗称方外人为外家,俗家人为内家。
  5. 造句 无量佛,贫道方外人,岂可过问红尘中事!
  6. 造句 前尘往事终已过,自此我是方外人。
  7. 造句 张道人虽然修为颇深,但终究是方外人,于这骨肉亲情看的倒是比普通人淡些,此时被一个十来岁的孩童用这话顶回来,一时间也是语塞。
  8. 造句 有一次他借机提醒耿京,说这个和尚是方外人,不懂礼数,但听说他有些武艺,该让他上阵试试看。
  9. 造句 他骂儿子四丧,是俗人之责,还是方外人之责?宏法大师却责他伤了亲情,又是俗人之责,还是出家人之责?二人对责,真是责得颠三倒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