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ùn
  • fāng
  • wa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ùn jì fāng wai

成语解释: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

成语出处: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衡山补图元贤深翠轩诗文卷》:“余如惟信、王忱、金恺、秦衡、陆叙,类皆元季遗民,或逃名字宇内,或遁迹方外,并不欲以姓字传者。”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隐居

繁体字形:遯跡方外

英文翻译:Out of the way

遁迹方外的意思

遁:1.逃避;逃走:逃遁。宵遁。2.隐藏;消失:隐遁。遁迹。

迹:1.留下的印子;痕迹:足迹。血迹。笔迹。踪迹。2.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迹。陈迹。事迹。史迹。3.形迹: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

方: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外: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

成语评论

大伙儿有没有听过“遁迹方外”这个成语?说白了,它讲的是人远离尘世、隐居避世的活法。比如老张退休后突然搬到山里种菜养鸡,邻居都说他这是“遁迹方外”,但人家自己乐得清闲,天天朋友圈晒的西红柿比咱超市买的还水灵。

等等,这种生活方式真算逃避现实吗?这问题问得好!其实啊,古人说的“遁迹方外”可不止字面意思。像陶渊明辞官归田写《归去来兮辞》,表面看是躲清静,实际上人家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精神自由。您品,您细品——有时候暂时抽离,反而能看清生活的本质。

现代人怎么玩转这个老成语?嘿,我有个朋友每周六雷打不动要“人间蒸发”——手机关机,带着画板去湿地公园写生。要我说,这就是新时代的“遁迹方外”嘛!重点不在物理上躲多远,而是给心灵留块自留地。您别说,上周他画的睡莲还真被画廊看中了。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杠: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哪能说遁就遁?这话在理,但换个角度看,咱老祖宗造这个词的本意,说不定就是教人别钻牛角尖。就像我姑妈每天雷打不动练半小时毛笔字,虽然人在客厅,但运笔时那专注劲儿,跟穿越到桃花源没两样。

要我说啊,遁迹方外这事儿关键在心态。去年疫情居家那阵子,我家楼上小伙愣是把阳台改造成了微型植物园。您猜怎么着?后来物业还找他取经搞社区绿化。您瞧,这“方外”未必在深山老林,心静了,三平米阳台也能自成天地。

说到底,遁迹方外不是教人当鸵鸟,倒像是给生活装了个重启键。就像手机用久了得清缓存,咱这肉身凡胎,偶尔也得从996里探出头喘口气。您要问我怎么看?嘿,周末关掉工作群去江边甩两杆,钓不着鱼就当晒日光浴——这大概就是打工人版的遁迹方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