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íng yuè rù huái
成语解释:比喻人心胸开朗。
成语出处:南朝 宋 鲍照《代淮南王》诗:“朱城九门门九闺,愿逐明月入君怀。”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比喻人心胸开朗
繁体字形:明月入懷
英文翻译:broad-minded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入:1.进去。与“出”相对:入场。入冬。2.参加:入伍。入团。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4.收入:岁入。5.入声。
怀:1.胸部或胸前:掩着怀。小孩儿睡在妈妈怀里。2.心怀;胸怀:壮怀。襟怀。3.思念;怀念:怀乡。怀友。怀古。4.腹中有(胎):怀胎。怀孕。5.心里存有:怀恨。不怀好意。少(shào)怀大志。6.姓。
你听说过“明月入怀”这个成语吗?它字面意思是“明亮的月光照进怀中”,但实际想表达什么?咱们先看个例子:老张退休后搬到乡下,每天傍晚坐在院子里喝茶,看着月亮从山后升起,突然笑着说:“这才是真正的明月入怀啊!”这里说的可不是月亮真的掉进衣服里,而是形容他放下了城市生活的焦虑,内心变得敞亮开阔。
为什么用“明月”比喻好心态?想象下阴雨连绵的日子突然云开月明,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不是很像烦恼消散后的轻松?去年公司裁员时,同事小王反而报名了编程课,后来成功转岗。他说:“危机就像乌云,主动学习就是拨云见月的竹竿。”你看,主动拥抱变化的心态,不就是现代版的“明月入怀”吗?
这个成语只能用在个人修养上吗?当然不是!记得社区里的李阿姨吗?她把自家院子改成共享菜园,邻居们现在晚饭后都爱去摘菜聊天。有次刮台风把棚架吹垮了,大家反而凑钱买了更坚固的材料。这种把困难转化为机遇的社区精神,谁说不是集体层面的“明月入怀”呢?
有人觉得这成语太文绉绉用不上,其实换个说法就接地气了。就像上周外卖小哥帮我找回丢失的文件包,我道谢时他说:“您别客气,帮人忙我心里敞亮。”你看,“心里敞亮”不就是大白话版的“明月入怀”吗?关键不在于词藻多华丽,而是那份通透自在的心境。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保持“明月入怀”的心态或许比古人更难。但你知道吗?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定期接触自然光照确实能改善情绪。下次压力大时,不妨真的去看看月亮,既符合科学原理,又暗合传统文化智慧,这种古今结合的生活智慧,是不是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