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ūn jìng chóng míng
成语解释:将昏暗的铜镜重新打磨光亮。比喻重见光明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神奴儿》第四折:“今日投至见大人,似那拨云见日,昏镜重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比喻重见光明
繁体字形:昬鏡重明
英文翻译:Dim mirror
昏:1.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晨昏。2.黑暗;模糊:昏暗。昏黄。昏花。天昏地暗。3.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昏庸。昏头昏脑。4.又同“婚”。
镜:1.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镜子(亦指“眼镜”)。镜台。镜匣。镜奁。铜镜。穿衣镜。2.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各种器具,上面的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镜头。镜片。眼镜。胃镜。凸镜。凹镜。三棱镜。望远镜。显微镜。3.监察,借鉴:镜戒。4.照耀:“荣镜宇宙”。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小李盯着电脑屏幕上的代码看了半小时,突然一拍大腿:"原来这个变量命名冲突了!"他飞快地修改了两处参数,原本报错的程序瞬间流畅运行。这种"昏镜重明"的顿悟时刻,就像擦亮了蒙尘的眼镜,整个世界突然清晰起来。
有人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具体事物上吗?"其实不然。市场部的王经理在连续三周数据波动后,偶然看到用户访谈中的一句抱怨,立即意识到产品定位偏差。这种从混沌信息中抓住关键线索的思维突破,正是"昏镜重明"在抽象决策中的体现。
我常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过度思考反而容易陷入迷雾。就像朋友小张为考研专业选择苦恼三个月,某天晨跑时听着鸟鸣突然开窍。这种脱离执着后的自然明朗,印证了古人"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智慧,与"昏镜重明"形成奇妙呼应。
现代生活中,我们其实每天都在经历微小版的"昏镜重明"。当手机地图重新定位成功,当误解的亲友终于把话说开,当雨后的挡风玻璃被雨刷擦净——这些瞬间都在提醒我们:困惑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保持适度的耐心与开放, clarity(清晰)自会如约而至。
特别想分享的是,在这个信息超载的时代,"主动制造昏镜重明"变得尤为重要。我习惯每月安排"数字排毒日",远离电子设备去爬山。奇妙的是,很多工作难题往往会在松涛声中自动解开,这大概就是给大脑镜子定期除尘的意外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