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ūn
  • jìng
  • chó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ūn jìng chóng mó

成语解释:昏镜:昏暗的铜镜。将昏暗的铜镜重新磨光。比喻重见光明。

成语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投至今日,得见孔目哥哥呵!似那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比喻重见光明

繁体字形:昬鏡重磨

英文翻译:A dull mirror

昏镜重磨的意思

昏:1.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晨昏。2.黑暗;模糊:昏暗。昏黄。昏花。天昏地暗。3.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昏庸。昏头昏脑。4.又同“”。

镜:1.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镜子(亦指“眼镜”)。镜台。镜匣。镜奁。铜镜。穿衣镜。2.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各种器具,上面的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镜头。镜片。眼镜。胃镜。凸镜。凹镜。三棱镜。望远镜。显微镜。3.监察,借鉴:镜戒。4.照耀:“荣镜宇宙”。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磨:[mó]1.摩擦:脚上磨了几个大泡。我劝了他半天,嘴唇都快磨破了。2.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磨刀。磨墨。磨玻璃。铁杵磨成针。3.折磨:他被这场病磨得改了样子了。4.纠缠;磨烦(mò·fan):这孩子可真磨人。5.消灭;磨灭:百世不磨。6.消耗时间;拖延:磨洋工。磨工夫。[mò]1.把粮食弄碎的工具,通常是两个圆石盘做成的:一盘磨。电磨。推磨。2.用磨把粮食弄碎:磨面。磨豆腐。磨麦子。3.掉转;转变:把汽车磨过来。我几次三番劝他,他还是磨不过来。

成语评论

昏镜重磨”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把昏暗的铜镜重新打磨光亮。它常用来比喻重新整顿事物,恢复其原有的价值或功能。比如一家老牌企业面临市场冲击时,通过调整战略、优化管理,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就可以说这是“昏镜重磨”的过程。

核心问题:为什么用“镜子的打磨”来比喻整顿?镜子模糊时看不清真实面貌,正如事物失去方向时的混沌状态。打磨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耐心和坚持——这与改革过程中既要有方法又要肯花时间的逻辑完全契合。

再比如个人成长中的例子。有位朋友原本沉迷游戏荒废学业,后来主动卸载所有娱乐软件,制定学习计划表,半年后成绩跃居班级前十。这种通过自我修正实现蜕变的过程,正是“昏镜重磨”的生动写照。

个人观点: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很多人遇到困难就想彻底“换赛道”。但“昏镜重磨”提醒我们:有时候问题不在于赛道本身,而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停下脚步,认真擦拭蒙尘的镜面。去年我参与过社区图书馆改造项目,原本破旧的建筑通过空间重组和数字化升级,重新成为居民文化生活的核心场所,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修复”比“重建”更具可持续性。

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层面是时间维度。唐代铜镜出土时早已锈迹斑斑,但经过专业处理却能重现千年前的光泽。就像城市更新中,设计师会特意保留老建筑的砖墙结构,通过现代材料加固而非全部拆除。这种新旧融合的智慧,恰好呼应了“重磨”而非“替换”的深层内涵。

最后看生态修复案例。某条被污染的河流经过五年治理,如今鱼群回游、白鹭栖息。环保工作者没有选择填埋河道,而是通过植物净化和微生物分解逐步恢复水体生态。这种尊重事物本底特质的修复方式,或许才是“昏镜重磨”最贴切的当代诠释。

当我们谈论这个成语时,本质上是在探讨“如何让有价值的事物持续闪光”。它既包含对过往的珍视,也强调主动作为的重要性。或许正是这种不断“重磨”的精神,让我们在变化中保持清醒,找到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