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ù yún chūn shù
成语解释: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成语出处: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繁体字形:暮雲萅樹
英文翻译:think of an absent friend who is far away
暮:1.傍晚:暮色。朝三暮四。2.(时间)将尽;晚:暮春。暮年。天寒岁暮。3.姓。
云:1.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2.表示强调:岁云暮矣。3.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4.指云南:云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5.姓。
春:1.春季:春景。温暖如春。2.指一年的时间:一卧东山三十春。3.指男女情欲:怀春。春心。4.比喻生机:妙手回春。5.姓。
树:1.木本植物的通称:柳树。一棵树。2.种植;栽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树立;建立:建树。独树一帜。树雄心,立壮志。4.姓。
提到"暮云春树"这个成语,很多人会疑惑:这四个字组合在一起到底想表达什么?其实这个典故源于杜甫的诗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用来比喻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就像今天我们望着天边的晚霞,突然想起异国他乡的老同学,那份时空隔不断的牵挂,正是这个成语传达的意境。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张收到大学室友从加拿大寄来的枫叶标本,望着窗外渐暗的云霞,忽然觉得暮色中的云朵像极了当年宿舍楼下的梧桐树影。这种把自然景物与情感记忆交织的表达方式,正是"暮云春树"的生动写照。
有人会问:为什么古人偏爱用自然景象表达思念?我的理解是,飘动的云和生长的树自带时空延展感——云聚云散如同人事变迁,树木年轮见证岁月流转。这种隐喻既避免了直白抒情,又让情感在具象画面中自然流淌,比单纯说"我想你"更显隽永。
当代人虽然能用视频通话实时见面,但那种"见云如晤"的含蓄美反而显得珍贵。上周我在咖啡馆遇见个有趣现象:几位银发老人轮流举着手机,对着晚霞给海外子女直播,云卷云舒间传递的,不正是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吗?这种现代版的"暮云春树",让人看到科技时代里依然鲜活的传统诗意。
若要说这个成语给我们的启示,或许是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生活中保留些许"慢美学"。下次等地铁时抬头看看天空的流云,路过街心公园注意新抽的嫩芽,这些瞬间的驻足,说不定就会唤醒某个温暖记忆。毕竟人与人的情感联结,就像春树遇见暮云,总会在某个时空维度悄然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