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ù mén jué kè
成语解释:同“杜门谢客”。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智囊补·术智·委蛇》:“韩世忠既罢,杜门绝客,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酒西湖以自乐。”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谓语、定语;指不与人往来
繁体字形:杜門絶客
英文翻译:close the gate and shut out visitors
杜:1.杜梨树,落叶乔木。果实叫杜梨,也叫棠梨。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2.堵塞:以杜流弊。防微杜渐。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绝:1.断:隔绝。络绎不绝。2.穷尽;净尽;没有出路的:绝望。弹尽粮绝。绝境。3.副词。1.极:绝大多数。绝妙。2.全然;绝对:绝无其事。4.独一无二的:绝技。5.气息中止;死亡:气绝。悲痛欲绝。6.绝句:七绝。
客:1.客人(跟“主”相对):宾客。请客。会客。家里来客了。2.旅客:客车。客店。3.寄居或迁居外地:客居。客籍。作客他乡。4.客商:珠宝客。5.顾客:乘客。客满。6.对某些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的称呼:说客。政客。侠客。7.非本地区或非本单位、非本行业的;外来的:客队。客座。客串。8.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客体。9.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客蛋炒饭。三客冰激凌。10.姓。
哎哟,说到“杜门绝客”这成语,大家第一反应是不是觉得这人特孤僻啊?说白了就是关上门不接待客人,形容人主动和外界隔绝。比如最近老王突然辞职回老家种地,“杜门绝客”一整个月,连邻居敲门都假装没听见,说是要“找回内心的平静”。你说这是逃避现实还是真的大彻大悟?咱也不敢问,但至少人家现在朋友圈晒的田园风光确实挺治愈的。
等等,这成语只能用在隐居场景吗?当然不是!比如作家写稿子时“杜门绝客”闭关创作,结果憋出一本畅销书,你懂的,灵感这玩意儿就跟猫似的,得安静才能抓住它的尾巴。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天天这么搞,朋友会不会以为你人间蒸发了?所以啊,适度独处是智慧,过度封闭可就是自闭了。
有人要问了:“现在手机一点就能视频通话,这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嘿,你别说!前两天我表妹考研复习,直接把微信头像改成“闭关勿扰”,活脱脱现代版“杜门绝客”。结果你猜怎么着?她室友以为被盗号了,差点报警!要我说啊,与其玩消失,不如直说“最近备考,消息回复慢”,既达到了专注效果,又不用闹乌龙。
话说回来,为什么古人要用“杜门”这种动作表达决心呢?我琢磨着啊,关门这个动作本身就带有仪式感。就像咱们现在说“我要卸载社交软件”一样,都是通过物理隔绝来强化心理暗示。不过现代人更聪明,直接设置免打扰模式,既保留了选择权,又不用真当山顶洞人。
最后唠叨一句,“杜门绝客”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就像我写这篇文章时也把手机扔隔壁屋了,但写完这不立马回来和大家唠嗑了嘛!生活嘛,就像炒菜得掌握火候,该大火爆炒的时候别犹豫,该文火慢炖的时候也别着急掀锅盖。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