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én
  • ju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ù mén zì jué

成语解释:杜门:关门不出;绝:断绝。闭门不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

成语出处:《汉书·张陈王周传赞》:“及吕后时,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终,王陵庭争,杜门自绝,亦各其志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闭门不出

繁体字形:杜門自絶

英文翻译:Du menzijue

杜门自绝的意思

杜:1.杜梨树,落叶乔木。果实叫杜梨,也叫棠梨。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2.堵塞:以杜流弊。防微杜渐。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绝:1.断:隔绝。络绎不绝。2.穷尽;净尽;没有出路的:绝望。弹尽粮绝。绝境。3.副词。1.极:绝大多数。绝妙。2.全然;绝对:绝无其事。4.独一无二的:绝技。5.气息中止;死亡:气绝。悲痛欲绝。6.绝句:七绝。

成语评论

哎呦,说到“杜门自绝”这个成语,你可能第一反应是:“这词儿听着挺严肃的,到底啥意思啊?”别急,咱先拆开看。杜门,就是关门;自绝,字面意思是主动断绝关系。合起来嘛,说白了就是把自己关家里,跟外界彻底“断联”。比如古人说“某官员因不满朝政,杜门自绝,终日著书”,这就是躲起来不掺和事儿了。

那问题来了:“现在这年头,谁还会用这么极端的操作?”(挠头)别说,还真有类似的场景!比如有人为了专心备考,直接关手机、卸载社交软件,这不就是现代版的“杜门自绝”吗?不过啊,这种“闭关”通常是暂时的,毕竟咱现代人离了外卖APP连饭都吃不上对吧?(笑)

再来个接地气的例子。老王和老李吵架后,气呼呼地甩了句:“往后咱俩谁也别找谁!”结果第二天就后悔了,偷偷扒着窗户看老李有没有来道歉。你看,这种“自绝”往往带着赌气成分,和成语里那种深思熟虑的避世可不一样。所以啊,核心问题其实是:杜门自绝”到底是消极逃避,还是主动选择?

要我说哈,这事儿得看动机。古代文人“杜门自绝”可能是为了明哲保身,或者像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属于有风骨的选择。但要是遇到困难就躲起来装鸵鸟,那可就是另一码事了。好比现在年轻人常说的“躺平”,有人是真想通了在调整节奏,有人却是逃避现实——你品,你细品,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扯点个人看法:现代社会讲究人际关系,但偶尔“杜门自绝”式独处其实挺必要。比如关掉手机读本书,或者拒绝无效社交去学个技能。这种主动切断干扰的行为,反而能让人更清醒。不过嘛,凡事别走极端,毕竟咱都不是鲁滨逊,没人真能活成孤岛对不?

所以啊,下次遇到压力大或者想专注做事的时候,不妨试试“电子版杜门自绝”:暂时退出群聊、屏蔽推送,给自己腾个清净空间。说不定效率蹭蹭涨,心态也稳当多了,你说是吧?(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