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óu
  • cháng
  • cùn
  • du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óu cháng cùn duàn

成语解释:柔软的心肠一寸一寸地断开了。形容女子的忧愁苦闷。

成语出处:清 沙张白《再来诗谶记》:“先夫之亡,妾柔肠寸断。”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柔腸寸斷

英文翻译:the heart breaks thinking of one 's love

柔肠寸断的意思

柔:1.软(跟“刚”相对):柔软。柔韧。柔枝嫩叶。2.使变软:柔麻。3.柔和(跟“刚”相对):柔情。温柔。她的性子很柔。4.姓。

肠:1.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形状像管子,上端连胃,下端通肛门。分为小肠、大肠两部分,起消化和吸收作用。通称肠子。2.心思;情怀:愁肠。衷肠。3.在肠衣里塞进肉、淀粉等制成的食品:香肠。鱼肠。腊肠。

寸:1.长度单位,10分等于1寸,10寸等于1尺。1市寸合1/30米。2.形容极短或极小:寸功。寸进。寸土。寸步。鼠目寸光。3.凑巧:你来得可真寸。4.姓。

断: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断。割断。绳子断了。2.断绝;隔绝:断水。断电。断奶。断了关系。音讯断了。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断过。4.拦截: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5.戒除(烟酒):断烟。断酒。6.姓。7.判断;决定:断语。诊断。独断专行。这个案子断得公道。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断无此理。断不能信。

成语评论

柔肠寸断”这个词,乍一听有点抽象,但它的画面感其实特别强。想象一下,柔软的肠子被硬生生扯断——这种夸张的比喻,其实是为了表达内心极度的痛苦。比如:“听到外婆病重的消息时,她整个人僵在原地,仿佛有只手在胸腔里狠狠拧了一把,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柔肠寸断’。”这种瞬间的冲击感,用这个词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程度的悲伤,生活中真的存在吗?”当然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比如年轻人失恋后整夜失眠,盯着手机等一条永远不会来的消息;或是创业者投入全部积蓄却血本无归,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枯坐到天亮。这些时刻,心里那种被反复撕扯的痛楚,其实都是“柔肠寸断”的现代版注解。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说不出口的悲伤”。就像《红楼梦》里黛玉焚稿那段,没有嚎啕大哭,但字字句句都扎在读者心上。这种含蓄而深刻的情感表达,恰恰是中文独有的魅力。现代人习惯用“心态崩了”这样的网络用语,但“柔肠寸断”带来的情感共鸣,显然更有层次感。

有个有趣的观察:为什么这个词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或许因为现实生活里,人们更倾向于隐藏脆弱。就像我认识的一位老教师,儿子车祸去世后,他照常上课、改作业,直到某天整理旧物时,看到孩子小学的作文本突然泪如雨下——这种延迟爆发的悲痛,比当场崩溃更接近“柔肠寸断”的本质。

换个角度看,这个词也在提醒我们情感的珍贵。能让人柔肠寸断的,往往是生命中最在意的东西。就像旅行时遇到的山民夫妇,守着祖传的茶园被暴雨冲毁,老两口摸着被泥石流裹挟的茶树桩,颤抖的指尖比任何哭喊都令人动容。这种扎根于土地的情感重量,用这个词来形容格外精准。

有时候觉得,语言就像情感的测量仪。“柔肠寸断”标注着人类痛苦的某个刻度,它既不是“难过”的轻描淡写,也不是“绝望”的彻底放弃,而是介于两者之间那种绵长而深刻的心痛。理解了这个词,或许我们也能更温柔地对待他人的悲伤,毕竟谁的生命里没有几处不忍触碰的柔软呢?

柔肠寸断的造句

  1. 造句 我听得见暗夜里流淌着忧伤的音乐,乐声千回百转、柔肠寸断,你坐在镜前,时不时地在感叹,为何误会使你我如此遥远,真情看不见,唯有问苍天,何时你重回我身边?
  2. 造句 曾经轰轰烈烈,曾经千回百转,曾经沾沾自喜,曾经柔肠寸断。到了最后,最悲哀的分手竟然是悄无声息。
  3. 造句 灵儿听他缓缓道来,迎着微微山风,真是柔肠寸断,苦楚有谁怜,物非人已去,唯有痛难言。
  4. 造句 听起来柔肠寸断,哀哀欲绝,但我看你神色,却是不见一点悲伤之情。
  5. 造句 哀伤的似一个一个滑落的音符,直到柔肠寸断。
  6. 造句 更不惧柔肠寸断,流水落花情已去,海角天涯再续缘。
  7. 造句 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深度了,高大全柔肠寸断,使劲拽着他那已经长得有些长的寸头,摆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态度说道:“这个,女人是没有可比性的。
  8. 造句 笑过,痛过,惹得你秋水盈盈、柔肠寸断。
  9. 造句 正当吴方哭得柔肠寸断,野老子突然又睁开两眼,嘴唇一动,又说出一句话:“是苓丫头……祁连蠛蠓……”。
  10. 造句 *弯苏花公路“柔肠寸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