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òng
  • liáng
  • zhī
  • cá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òng liáng zhī cái

成语解释: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成语出处:南朝 梁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棟樑之材

英文翻译:a person of great ability and tremendous potential

栋梁之材的意思

栋:1.房屋的正梁。2.量词。用于房屋:一栋房子。

梁:1.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房梁。2.桥:桥梁。3.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萧衍灭南齐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国号梁,也称萧梁。为陈所灭。2.五代之一(907—923)。朱温灭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为后唐所灭。5.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改称梁。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材:1.木料:木材。树木已经成材。2.原材料;资料:钢材。教材。3.人的资质能力:因材施教。4.从资质能力的高低来衡量的某种人:人材。蠢材。5.棺材:一口材。

成语评论

嘿,说到“栋梁之材”,大家第一反应是不是想到那种能扛事儿的人?举个例子吧,公司里老张带着团队攻克技术难关,老板拍着他肩膀就说:“老张啊,你可是咱部门的栋梁之材!”你品,这话里不光夸能力,更透着股“没你不行”的信任感。

等等,啥叫“栋梁之材”啊?说白了就是比喻能撑起大梁的人才,就像盖房子得靠最粗的那根木头撑着屋顶。比如《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夸姜维:“此子日后必成蜀汉栋梁”,结果姜维真就继承了北伐大业,这眼光够毒吧?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这词儿还能用吗?当然!你看科技公司里,那个带着新人搞出专利的工程师组长;学校里带着社团拿全国大奖的学生会长——这不都是活生生的“行走的顶梁柱”嘛!时代在变,但能扛责任的人才到哪儿都吃香。

个人觉得啊,现在企业更看重“潜力股”了。像我们公司去年破格提拔的95后项目经理,虽然经验少,但解决问题那股机灵劲儿,活脱脱就是未来栋梁的苗子。这说明啥?能力可以培养,但那股子担当的劲儿才是硬通货。

说到这儿有人要问了:“那普通人咋成栋梁?”其实关键就俩字:靠谱。隔壁王姐在社区当志愿者,疫情时统筹物资分发井井有条,街坊都说她是“小区的定海神针”。您瞧,栋梁之材未必非得是惊天动地的大人物,能把自己那摊事儿整明白,照样是别人眼里的扛把子。

最后提一嘴,现在有些企业搞“接班人计划”,说白了就是在提前锁定栋梁苗子。数据显示,这类企业中层稳定性比同行高30%,说明啥?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所以啊,甭管是职场还是生活,多留意身边那些能扛事儿的伙伴,保不齐哪天就成了你人生剧本里的关键角色呢!

栋梁之材的造句

  1. 造句 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2. 造句 立凌云之志,做栋梁之材。
  3. 造句 青年才子难免矫时慢物,多经磨练之后将会成为栋梁之材的。
  4. 造句 陈老师说,他只有为国家培养出栋梁之材,才算问心无愧。
  5. 造句 十年之后,这一代中学生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了。
  6. 造句 立凌云之志,做栋梁之材。宝贝,祝你六一节快乐!
  7. 造句 虽然浪漫漂亮,但是大树也会心伤,虽然栋梁之材,但是大树也会哀衰,3月12日植树节,即便你不能亲手种下一棵树,但是请不要伤害这些支撑蓝天的大树。
  8. 造句 国家需要栋梁之材,不能任其外流。
  9. 造句 我们要把自己锻炼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
  10. 造句 周一送金,日进斗金;周二送木,栋梁之材;周三送水,甘霖雨露;周四送火,红红火火;周五送土,良田千亩;周末送你所有,金木水火土,精彩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