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āng tǔ chóu miù
成语解释:《诗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朱熹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后遂以“桑土绸缪”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
成语出处:《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朱熹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桑土綢繆
英文翻译:Prepare for the future
桑:1.桑树,落叶乔木,树皮有浅裂,叶子卵形,花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2.(Sāng)姓。
土: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国土。领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7.姓。
绸:丝织物的一种。用蚕丝或化学纤维织成的平纹织物或平纹作地的提花织物。质地细密。如塔夫绸、双宫绸等。
缪:[miù]1.〔纰缪〕错误。2.〔缪巧〕计谋,机智,如“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3.(繆)[móu]〔绸缪〕同“绸”。[liáo]古同“缭”,缭绕。[miào]姓。[mù]古同“穆”,恭敬。
“桑土绸缪”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的核心意思其实很实用——提前做好防备,避免未来可能的麻烦。比如家里囤积一些应急物资,或者企业提前规划技术升级,都属于“桑土绸缪”的体现。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老王是个喜欢“折腾”的人。去年冬天,他听说附近可能修路影响供电,立刻给家里装了太阳能板。邻居笑他多此一举,结果今年夏天暴雨导致停电三天,只有他家还能正常用电。老王嘿嘿一笑:“这叫桑土绸缪,总比临时抓瞎强!”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未雨绸缪’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核心思想一致,但“桑土绸缪”更强调“具体的前期行动”。就像盖房子前先夯实地基,而不仅是知道“地基很重要”。
再看职场中的案例:小陈在互联网公司做设计,发现AI工具开始流行,主动报名学习相关课程。半年后公司推进智能化转型,她顺利晋升为项目负责人。这种主动学习新技能的行为,正是桑土绸缪的典型表现。
个人观点: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让“提前准备”变得尤为重要。但要注意的是,桑土绸缪不是盲目焦虑,而是基于现实判断的理性规划。就像投资理财中的风险对冲,既不过度保守,也不盲目冒进。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源自养蚕业,“桑土”指种植桑树养蚕的准备过程。古人用这个比喻提醒我们,成功往往藏在看不见的准备里。就像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当我们抱怨“运气不好”时,或许可以想想:是否在重要事情上做过“桑土绸缪”的努力?毕竟,生活的剧本往往由无数个提前准备的小片段组成。